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B.具体科学揭示的是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的是普遍的规律

C.哲学产生于自然科学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和派生物 

⑥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属于(  )

A.形而上学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   )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都是由原子构成

④都具有一定的质量、体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变化。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它肯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C.否认了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

D.是一种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 

D.事物本身不变 ,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公布了一份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回答问题。

1.“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2.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是因为( )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创造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3.要使子孙后代不再有今天之忧,就必须(   )

A.坚持以建设为中心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正确地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的股民投资股市时,在家供奉牛的神像,祈祷牛市出现,自己能多赚钱。这一做法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人类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这说明(    )

A.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是主观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C.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D.人能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能动地改造自然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也有意识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C.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间的人脑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的含义是(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绝对的决定作用

D.观念先于过程而存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受其世界观的影响

B.亲身经验只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贝克莱说:这个桌子是存在的,因为我能看到它,感觉到它。在哲学发展史上有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8分)

问:(1)赫拉克利特和贝克莱的观点分别属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中的哪一个?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4分)

(2)分别简述这两大基本派别观点的主要内容。(4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11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从“又快又好”搞建设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地发展经济,体现了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请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原理。(13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奥运火炬在珠峰熊熊燃烧,这是奥运历史上圣火第一次登顶珠峰。为克服生活的登顶中的不利因素,火炬设计者全面考虑各种条件,创造性地设计出最佳方案;工程师认真研究珠峰地区特殊的地质、气象等状况和规律;试验人员身体力行进行模拟实验和实地实验,以适应珠峰环境,并使火炬技术不断完善。通过各方面专家在研制过程中的齐心协力、倾囊献策、顽强拼搏,最终攻克圣火登顶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在火炬研制过程中参与者是怎样攻克登顶难题的?(1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