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江苏省高二10月第一次限时作业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故事,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自觉思考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源于哲学家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  )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

①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思考而形成的科学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 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 “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这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文化从孔子开始,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天人之际”的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休谟说:“除了对知觉之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属于(  )

①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探讨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观点的相同的是

A.前者是客观唯心,后者是朴素唯物主义

B.前者是唯物辩证法,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是辩证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D.前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客观的唯心主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我思故我在”与“心外无物”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理生万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的观点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这种观点 (     )

①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认为整个世界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③否认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否认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说明惠施 (     )

①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②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 ④属于相对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2011年2月18日,50名旅居巴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的福建明溪籍华裔青少年回到故乡明溪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礼仪,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福建明溪营活动。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根”始终不变,下列说法中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      )

A.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飞矢不动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水往低处流⑧苹果落地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①②⑨

B.③④⑤

C.⑦⑧⑩

D.②④⑥⑩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常吉高速公路地处大湘西山区,穿山越水跨沟壑,隧道和桥梁数量与里程在湖南高速公路中位居第一,其中特大、大、中桥及分离式立交桥等各式桥梁169座,单幅长度共计28.211公里;隧道36座,单洞长度达41.734公里。它的开通说明(    )

①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为前提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份由气象学家公布的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

1.29.“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2.30.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  )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11年10月4日以来,海南省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全省有50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4.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灾害的发生说明(   )

①人只能认识自然,不能改造自然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人无力抵御自然灾害 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漩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1)材料一、材料二中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

(2)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何局限性?(12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基础及其基本特征。(1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

(1)布朗之所以目瞪口呆,从哲学上分析原因(3分)

(2)如果请你为布朗讨回公道,你将如何使用哲理(9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压轴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18分)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