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 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

C. 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D.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表明  (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具体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C.具体科学是以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表明                                                         (     )

6ec8aac122bd4f6e

A.存在决定思维           

B.世界统一于物质性

C.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这一观点表明了休谟主张      (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可知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  )

A.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小农经济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逐步演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

①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    )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近期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这说明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