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福建省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那些专门从事“脚户”工作的人,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于是便有了“信天游”。这主要表明    (   )

A.文化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                  B.文化现象是自发形成的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草根文化是大众的文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学到了大学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根据此回答

1.2.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      (   )

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 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

C.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3.参加志愿者行动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   )

①与人类社会俱来的   ②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无相关”,被明朝的“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灭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

1.4.《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   )

A.文化无处不在       

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C.不同国家文化安全不同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色彩

2.5.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无相关”,被明朝的“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灭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B.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C.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D.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世界文化中,最能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的是    (   )

① 建筑艺术   ② 民族节日  ③ 语言文字   ④ 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成语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体现了(    )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B.一个人的高尚品行对他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人的高尚行为比其他优秀的思想道德意识更重要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主要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1年5月5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与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山西省太原市启动了“百年回眸,剧现中国”优秀影视剧展播。其中红色历程篇精选反映中国一百年各个时期的经典电视剧作品,全景式的展现中国革命的百年艰辛历程、中共90年的成就以及各个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

    ① 文化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历程       ②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④ 群众的文化消费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以下对文化生活变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

6ec8aac122bd4f6e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B.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C.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的发展      D.文化总是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海尔人总结出的海尔文化融汇了海尔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如OEC管理模式、“吃休克鱼”理论,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引导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环境中,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据此回答

1.10.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统一的    B.经济和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C.发展经济是发展文化的目的      D.文化是经济的基础,对经济起决定作用

2.11.海尔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表明,企业文化    (   )

①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④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谢家麟,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颁奖,一大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也同时受到表彰。据此回答 

1.12.国家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

    A.发展科技文化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科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2.13.上述做法      (   )

    ①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有利于发挥科技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很多图书馆的醒目之处,经常贴着这样一句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若干人的命运”,我们应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   )

A.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

B.文化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C.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共度节日,说明(  )

A.文化促进政治生活的进步

B.文化促进经济生活的发展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良言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伤人,六月犹寒。”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一事实说明       (   )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      B. 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指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回答

1.19.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           (   )

A. 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提高

B.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

C. 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D.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20. “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这是因为     (   )

A. 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B. 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

C.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D. 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2年4月23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生物中心青年读书小组联合科技部合作司爱睿读书会以“知新明理  开卷有益”为主题举办读书日座谈会。据此回答 

1.21.上述做法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      (   )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供人们的文化素养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书本知识越多,文化素养越高

2.22.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拓展,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         (   )

①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中国,每到春节,放爆竹、贴春联、吃年夜饭以及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都会悉

数登场;在海外,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此外,很多外

国人也加入到中国年的庆祝活动中来,中国春节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据此回答

1.23.中国人民庆祝春节        (   )

   ①有利于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          ②展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

   ③是中华文明凝固艺术的体现            ④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4.近年来,一些国家每年发行生肖邮票,一些国家将春节纳入法定节日,很多外国城镇将春节活动列入官方节目日程,春节已经成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在世界节庆文化宝库中大放异彩。海外春节“热”     (   )

   ①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②说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③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昭示着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有中国学者在演讲中说,有时候,你都不得不惊诧于人类的认知力、理解力和自身的感受力是如此的相似。例如,《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在《新约·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导致这种人类文化惊人的相似的根源是         (   )

  ①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背景完全相同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普遍的规律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胡锦涛主席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的媒体,不分文化异同、

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交流互鉴。这主要表明(   )

 A.民族文化无论优劣,都应相互交流借鉴        

     B.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应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世界媒体峰会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经济全球化极大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   )

A.商品贸易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B.商品贸易与文化传播没关系

C.商品贸易必然会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吞并

D.商品贸易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欧洲这块古老的大陆,没有四大文明的辉煌,但它通过吸取来自于非洲、中东、印度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他文明相继没落的历史时期不断成长,达到了一系列的文化高峰。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欧洲文化的发展。这一事例说明   (  )

A.人类的迁徙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C.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

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先进文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③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民族,而且属于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1秒,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全世界数十亿观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收看了发射实况,对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完全代替了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D.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文化安全

B.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

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弘扬传统文化

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11年11月18日,首届文化多样性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将为不同国家在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创新经验提供交流平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品和服务提供展示和聚集场所,以及使“文化多样性”的话题不断深入和扩大影响力。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8分)

(2)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6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而且具有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辐射力特征。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8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12年1月16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成功落幕。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围绕文化、艺术、经贸、科技、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近200项交流活动,范围遍及意大利12个大区22个城市。向意大利公众全面展示了中国具有5000年文明发展史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意大利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热情,增进了中意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为今后中意双边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动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中意文化交流的意义。(10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起而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6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4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烈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游戏。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