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甘肃省天水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在全国不少地方同时启动。有的城市地方政府对于实行以旧换新的汽车和家电的经销商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不是商品,因为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

②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

③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

④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李某想购买一辆标价为15万元的汽车,在已有7万元存款的同时,李某又向银行贷款8万元。其中15万元是这辆车的________,李某支付给汽车销售商的7万元存款和还给银行的钱款其职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A.价值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价格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C.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格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意味着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的面值(1元、10元等)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②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

③物价上涨就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④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现金支票      B.转账支票       C.信用卡       D.电子货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曾有广告语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但是,到目前为止,消费者仍然离不开现金。这表明

A.在目前,信用卡与现金各有所长             B.信用卡是落后的消费方式

C.商品交换永远离不开现金                   D.消费者观念落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1年6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4275;2012年6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3690。这一变动说明

①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③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④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不考虑其他因素,中美汇率的上述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①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②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更便宜

③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更有利

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更划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从下面漫画可知,大蒜、绿豆、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6ec8aac122bd4f6e

A.国家纸币购买力降低

B.人为投机炒作引起供求关系变化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

D.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2012年2月份国内汽车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上有一批新车上市,未来一批新车又将集中上市,这引发市场价格波动,未来汽车价格将呈温和走低态势。汽车价格呈走低态势

①会出现购买者持币待购    ②会形成卖方市场

③ 会形成买方市场         ④是消费者主导的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国去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10元,该国今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那么今年该国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210元                   B.105元                     C.140元                 D.315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人没有付出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础。下列有关等价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的

②是作为一种趋势长期存在于商品交换中的

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场合是等价交换,少数场合是不等价的

④交换的平均场合是等价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果虚线代表价值,实线代表价格,则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

C.钻石、液化气、家用摄像机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1年我国出现蔬菜价格不正常上涨,一些蔬菜的价格比肉的价格还要贵。据此,

对2012年相关蔬菜生产的预测,正确的是

A.无法预测,因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复杂多变

B.生产萎缩,因为高价格抑制了消费,生产会减少

C.生产扩大,因为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处于买方市场

D.生产扩大,因为价格上涨会使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房价越涨人们越买,有同学认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的理论不成立了。对“价格上涨,需求减少”的说法是否成立,正确的回答是

A.不成立,因为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认识的

B.不成立,因为人们的收入大幅增加,涨价不影响需求

C.成立,因为一分钱一分货,质优价高是正常的现象

D.成立,因为相对未来更高的价格,早买意味着低价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曲线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据此判断

6ec8aac122bd4f6e

A.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有所增加

B.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有所增加

C.该商品的生产规模有所缩小

D.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2年3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了1、2月份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2012年1、2月份中国汽车累计销量28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6%。可见,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做公务员的小王与在私企打工的小吴工资水平相当,但小王的消费水平比小吴高出很多,小吴把大部分工资存起来,以备将来失业、养老之用。这反映出

A.当前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小王比小吴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世博年无疑成为旅游大年。上海旅游局统计,2010年到沪游客数量超过1.8亿人次。一般而言,到上海旅游的消费属于

A.劳务消费         B.租赁消费   C.贷款消费          D.生存资料的消费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五一”黄金周“瘦身”,人们出游的热情丝毫不减。出现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D.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

①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③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合理

④居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已占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楼市风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直线上扬,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但人们购房的热情却不减。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拉动房价不断上升的因素是

①水泥等建筑材料成本上升

②房屋建设标准高、面积大、质量好

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的增加

④人们“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这一现象反映出

A.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居世界前列                    B.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

C.居民消费没有与国情相适应                         D.攀比性消费成为我国的主流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国务院决定,2011年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也是我国政府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政府已经或正在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同时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援助。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物价上涨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房子装修可以自行设计,出外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城镇居民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①说明求异消费心理的个性化已成为消费的主导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③说明生产者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④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个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制定鼓励节能的税收政策,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开始对一次性木筷子等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被称为“绿色税收”。可见,“绿色税收”

①有利于提倡公民绿色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

②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

③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不利于人民的长远利益

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3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先是在电视机领域,继而在冰箱、空调、手机、电脑等领域,价格大战屡见硝烟,价格一降再降。为避免自相残杀,厂家、商家经常协商组织“价格联盟”,以公约的形式给商品定价,可“价格联盟”往往在市场竞争面前马上土崩瓦解。

请你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13分)“黄金周”向来是众商家打折促销“黄金档期”。2011年十一黄金周,平板电视价格战异常激烈。索尼、飞利普、长虹、海信、创维40寸液晶彩电跌破万元,三星40寸液晶电视狂降4000元,推出了特价液晶电视,以5999元的低价与国产品牌拼杀于低端市场。液晶彩电价格不断下跌,销量也随之上升,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彩电厂商的整体利润却大幅度缩水。业内人士预计,价格大战其实也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淘汰之战。

请分析:面对残酷的价格大战,你认为彩电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13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14分)经过3年的努力,小王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学习之需。商场购物时他主要考虑了两点:一是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的查询,所以配置要求不宜过高;二是自己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王买了一台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回答:请你对小王的消费心理做出评价,并说明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