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省高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2008年“五一”期间,民俗户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孙栅子民俗旅游村推出了满族“二八席”品尝、满族手工艺演示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人逗留,村内民俗院住宿全部爆满。全村三天接待民俗游客1.1万人次,实现民俗旅游收入70余万元。回答题。

1.材料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具有双重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到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在民俗游中,游客们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这告诉我们( )

A.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发展各种大众文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文化生活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学校所在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应运用的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 )

A.实地调查研究法

B.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

C.文献资料查阅法

D.举办一场专题讨论会或辩论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历经5年岁月历练、在国内近40个城市纯商业化演出近1500场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从2004年起,就将舞步“跳”到了巴西、阿根廷、美国等地的世界舞台上。2008年3月14日,《云南映象》又将赴日本东京进行12场商演,由此拉开了新一轮世界巡演的序幕。回答题。

1.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2.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

C.不同民族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D.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现代都市的人们悄然改变度假的方式,逛书市,听歌剧,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这说明了()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文化是人类的特有的精神现象

C.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

B.现代社会的高速公路

C.公民涌起购买私人小车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联袂召开会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 )都是文化活动。

①思想理论和信仰②道德教育和科学技术③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和积累④公民参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众比文化程度低的群众对AA制更易于接受,但是总体上对于AA制的认同度并不高。材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西方的交往方式优越于我国的交往方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服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这表明( )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的要求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 )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08年5月6日晚,中日合演的昆曲《牡丹亭》在北京湖广会馆上演。“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舞台上幽幽吟唱的佳人,就是由日本的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扮演的杜十娘。昆曲和歌舞伎这两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古老的戏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当你看到这一盛况后要写一篇感言,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饮茶起源于我国,当前在世界也是一种流行时尚。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人的饮茶习惯(  )

A.说明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B.反映了中国人的独特文化传统

C.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关系到健全人格的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至2008年7月,我国有30多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其中长城等20多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 )

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②联合国最重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

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

④我国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原生态唱法”是2008年4月30日开幕的第十二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最大亮点和热点。观众从蒙古族长调、侗族大歌、陕北民歌中感受到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这表明( )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②各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缺少共性

③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没有相互借鉴和融合④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说明( )

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

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生迎来史上最牛的一节课: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8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10分)

(2)假如让你制订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10分)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材料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二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10分)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