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苏轼曾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之于子美,文之于韩退之,书之于颜鲁公,画之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这句话说明( )

A.中华文化止于唐代

B.隋唐时期,古代中国文化进入气势恢宏的全盛时代

C.隋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顶峰

D.隋唐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儒学在确立统治地位,到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主流思想是(  )

A.秦朝 法家思想                        B.汉代 理学思想

C.秦朝 理学思想                        D.汉代 批判思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06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

A.汉字内涵丰富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D.汉字使用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敦煌等地挖掘到了大量汉代简牍,轰动了世界。这些简牍地出土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汉字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我国各民族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D.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2.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 )

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地特征

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

A.秦的统一                             B.文字的发明

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撰写史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06年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发表演讲时讲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理解今天的启示,也为人们提供了正确开创未来的钥匙。回顾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总能给人以教益,深化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这说明( )

A.重视历史经验有益于创造光辉的未来

B.了解了历史就能促进今天的发展

C.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规模宏大

D.史书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了两河流域文化湮灭外,印度文明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据此回答下题。

1.世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除了中华文化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古国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

2.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如《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典籍之所以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是因为( )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B.我国史书规模浩大、存留丰富

C.我国古代史官实行世袭制度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而消亡了。这说明( )

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

①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③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增加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的道德思想,孟子提出了“吾养吾之浩然正气”,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社会仍然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三: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是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结合材料三,理解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互相驳难,却又相互吸收,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总揽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华文化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深深融汇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即使是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胸怀,批判吸收。在中国古代,儒、释(佛)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同时,还以宽厚的心态接受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