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己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观点 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呢?”企业家回答:“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观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②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0年10月10日三连十寓意“十全十美”,不少人认为在此日结婚一定幸福美满。8月份以后,咨询出国旅游蜜月结婚的新人比以往同期增加三倍,不少旅行社根据这一情况做足了文章,抢滩蜜月市场。据此回答题。

1.“三连十就会十全十美”体现了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旅行社抢滩蜜月市场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一切从主观意识出发

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当前,经济下行的风险基本消失,而通胀预期有所强化。我国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保持了宽松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又有针对性的微调货币政策,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善于抓主要矛盾                        B.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C.分清矛盾主次方面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澳门回归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问题不足;但相对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来讲,瑕不掩瑜。澳门成功的经验之一是坚持从澳门实际出发,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走自己的路,不盲从,不简单地模仿别人。这一经验说明

①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来源于实践的认识,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人口普查始于一家一户,奉献社会源于一点一滴”、“普查时有你,普查后为你”,这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宣传标语。以下说法与宣传标语一致的是

A.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物或损之而异,或益之而损

D.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D.“心”是人的力量的源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漫画《向前走》包含的哲理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螃蟹:向前走的人要多蠢有多蠢

A.认识会受到主体条件的制约

B.认识总是无限发展的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蕴含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我国目前的谍战片,不管剧情怎么变化、任务关系如何复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信仰。《潜伏》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信仰是无底的深海。”《风声》结尾有一段旁边:“老鬼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黎明之前》中,刘新杰与谭忠恕最终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材料体现了

A.个别寓于一般之中,一般离不开个别

B.信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C.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现象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铁道部在其客服中心网站上公布,将原先1.1—1.4米的儿童购买儿童票的规定,修改为“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儿童票”,这种调整体现了

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这句俗语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创新意识                        B.要反对唯心主义

C.要树立辩证否定观                      D.要克服唯意志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几十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发个信息”、“发个邮件”、“我们QQ聊”越来越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增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5—30年,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正处于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在“城市拆迁潮”、“形象工程热”中非正常“死亡”,暴露出一些地方在建筑规划领域存在的问题是

①缺乏全局观念,不善于统筹安排 ②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③不能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指导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这句话表明

A.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中

C.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交叉地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④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歌曲《国家》中唱到“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下列名言与歌词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主张先富裕,然后“教之”,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发展中起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参加世博会的许多国家不断交流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现了科技节能的创新成果,从而打造出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

(1)简要回答材料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6分)

(2)结合材料,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的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仍待解决,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乃至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十一五”的光辉历程给我们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启示。(12分)

(2)“十二五”规划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的建议中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伴随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追求人生幸福已成为国家、公民个人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生的真正幸福,珍惜幸福生活,某校组织了一次人生幸福大讨论。下面是讨论中的两则案例,请你一同参与。

案例一 追求人生幸福:

人民网“今日谈”栏目:2010年12月2日刊发了《郭明义的幸福观》一文,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共鸣。网友们纷纷通过留言表达对“幸福”、对郭明义幸福观的理解。

网友“大漠飘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人帮助别人获得的幸福感,看似毛毛雨,可是人人做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啊!

网友“杨维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的认知越来越多元,但郭明义的幸福观值得所有人学习---这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幸福观;这是一种用善良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幸福观。

网友“窦永堂”:郭明义的幸福观兼顾了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眼前与长远,闪烁着道德与人性的光芒,值得全社会珍视。幸福观可以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但是前提和基础不能少,核心价值观不能缺失。

(1)如果你参与了此次讨论,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追求人生的幸福?(8分)

案例二 同票同权:

1953年,中国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规定: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当时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只有13.26%,做那样的规定是为了体现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人口比重大大减少,城镇人口已达46.6%……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同票同权”时代。

(2)选举法的修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哪些道理?(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