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国茶文化 A.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2. 难度:中等 | |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 ①辉煌悠久的历史 ②丰富绚丽的内涵 ③鲜明独特的风格 ④与时俱进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根本 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了。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 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 C.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
5. 难度:中等 | |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同心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③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
6. 难度:简单 | |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 难度:中等 | |
在被问及去台湾的强烈愿望时,温家宝总理说,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可见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 ③各民族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8. 难度:简单 | |
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等。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生产力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及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 难度:简单 | |
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为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 ③尊重文化多样,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④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
|
14. 难度:中等 | |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有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5. 难度:中等 | |
2011年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更多的人把感动变为行动。如请你以此材料为背景,为班级宣传橱窗中写一篇宣传稿,最合适的题目是: A.道德在传承文明在传递 B.用巨大的爱做细小的事 C.建设精神文明加强道德建设 D.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时代精神
|
16. 难度:中等 | |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
18. 难度:中等 | |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难度:简单 | |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20. 难度:中等 | |
《富贵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同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 难度:简单 | |
《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己身,欲先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 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C.只有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 D.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
22. 难度:简单 | |
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B.文化在传承中发展 C.文化是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
23. 难度:中等 | |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唤醒国人,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优秀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C.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
|
24. 难度:中等 | |
“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不正确理解是 A.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们都应该继承发展
|
25. 难度:中等 | |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制造了一批大众学术明星,也制造了新媒体时代的出版神话。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走红图书市场,也诱发了出版人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热情和想象空间。有人总结,“百家讲坛”的成功在于在市场运作中实现文化向大众的普及。这体现了( ) ①文化产品借助大众传媒和市场运作广泛传播 ②先进文化就是面向大众、反映大众的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③规模化、产业化地生产文化产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④大众文化的盛行导致了文化品位的低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26. 难度:简单 | |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中,某同学认为依托微博、视频网站、手机等移动互联新媒体发展起来的“微电影”清新朴实、“短小精悍”,但是良莠不分,冲击传统院线里的大电影,不利文化建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微电影”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宜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发展“微电影”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倡导和引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7. 难度:困难 | |
有同学认为:“经济发展了,城市面貌改观了,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2分)
|
28. 难度:困难 | |
惠州某校的学生走访了文化主管部门了解到:去年年底开始,大部分公共文化场所告别“门票经济”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这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三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依据。(8分)
|
29. 难度:困难 | |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出国(境)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然而,一些公民在出国(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应十分强烈。 材料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我国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6分)
|
30. 难度:困难 | |
【普通班做】在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大中城市相继作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但没到春节时许多居民仍举家出动,或燃放烟花爆竹,或尽情欣赏他人燃放,禁放令遭到了挑战。于是许多城市又开始实行限放制度,即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1)请你从文化的角度,说明为什么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不能在短期内消除?(8分) (2)请你谈谈怎样对待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6分)
|
31. 难度:困难 | |
【重点班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是唐朝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他或许没有想到,在自己1300岁时,竟然会成为某些人再创造的“插图模特”,从课本走上网络。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围观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这种将传统文化“愚乐化”的倾向,不仅缺乏对历史文化的起码尊重,而且会加剧审美文化的粗鄙化倾向,使社会赖以发展的主流文化、理性文化、高尚文化受到污染和破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说明在文化发展中应如何避免将传统文化“愚乐化”。(1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