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近年来,各地竞相建造地区或世界“第一高楼”。有人认为,“第一高楼”是城市的地标建筑,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脱离本地实际热衷于盖“第一高楼”,暴露了追求“政绩工程”的思维陋习,是地方经济的隐患。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A.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

D.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存在不同的正确认识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以前,人们一遇大旱,就采取在龙王庙前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大旱,则采用人工降雨等方法抗旱。这从哲学上说明        

A.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大改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哲学对实践有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升华

C.哲学预见和指明了社会前进方向 

D.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建构、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是因为哲学 

A.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

C.是对客观社会的正确的如实的反映      

D.具有与时俱进的光辉品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现为真正的哲学        

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秦大河博士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认识主体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结果的差异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D.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而忽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不少人看来是一种“分裂式的改革”。下列选项与“分裂式改革”的错误相同的是         

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②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官:官能,作用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①真心祈祷,天佑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天佑中华》

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

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④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漫画《“石”来运转》中的当事人            

满分5 manfen5.com

A.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         B.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C.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将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他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坚持唯心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和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发现宇宙正在加速扩张”。他们的发现第一次提出了“暗能量”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暗能量”确实存在,这将           

①引起哲学领域的革命,推翻并重构“物质”这一概念

②印证物质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地位关系发生改变           

④进一步佐证物质具体形态的丰富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诵读唐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也能从中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列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或相似的是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④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美国某研究小组曾经做到让一束光停留了16秒。时隔半年,德国某研究小组让光在一种不透明晶体中静止了60秒。整个操作可设想为:打开门,让一束光进入暗室,然后关上门,一分钟后再打开,让光出去。暗室就是这种不透明晶体,它拥有一种特性——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这让它在一束特定频率的控制激光下能够变得透明,相当于暗室的门打开了。但这60秒,已经称得上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了。这一科技成果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②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③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客观世界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③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 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

A.生产实践是发生工伤事故必然前提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

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

D.只要生产中能摆脱“人”的因素,就能避免工伤事故发生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去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明见雪,智者观白。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②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

③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本世纪以来,一种被称为“左手材料”的人工复合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领域受到愈来愈广泛的青睐,对其研究也呈现迅速发展之势。然而它的出现却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的假想。这表明了

A.超越现实的假想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B.符合规律的假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C.思维的眼睛能够主动创造出假想的世界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实现社会存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听众落泪。听过“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许多在外的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或送来了对父母的问候。这佐证了         

A.音乐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B.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能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C.意识因为具有主动创造性,因而具有直观现实性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到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对白,道尽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而且被视为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它让病患者告别打针之苦。这一事例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循环往复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14年初,现代黑洞理论创造者之一斯蒂芬·霍金再次震惊了物理学界,他通过研究指出,“事件视界”的说法并不合理,原有黑洞的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应是“灰洞”,这为当今理论物理学界的焦点争论提供了一个新观点。这告诉我们               

①真理性认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②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会更接近真理

③应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h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法国科学家声称,经过对比实验发现,喂食转基因玉米的老鼠发生肿瘤的风险更高,寿命更短。报告发出后,某机构展开调查后认为,该科学家研究的手段存在一些不足,其结论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这佐证了

①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完善研究手段才能获得正确结论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探究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材料一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比如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材料二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渡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应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当下热播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一些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各地电视台也纷纷复制和拷贝。但洋模式被“买光”后,我们该怎么办?专家指出,文化界要加强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当代中国的巨变更是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素材。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靠简单模仿产生的文化是没有长远生命力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原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品。

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秘”的知识,分析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