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北京昌平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A.人类的大脑                 B.人类的意识

C.人类的实践活动             D.人类的生理状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说话正确的是

A.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

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_ 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思维和存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按照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水是万物的始基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唯心主义是把人类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碎片、小段片面地夸大了,以致陷入了错误。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万物皆备于我”,“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

C.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3年8月8号,“蛟龙”号在位于东北太平洋的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进行实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潜——工程下潜,最大深度5268,。通过海下9个小时的工作,发现的多种海底生物,并测算出结核覆盖率约为50%。“蛟龙”下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于是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这个观点

①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④符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A.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

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幻莫测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的小鸟在快乐的歌唱”这句格言的哲学寓意

A.学习小鸟的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认识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体现的哲理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意识具有主动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科学预见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5年底,广东市地铁一号线将全线贯通。届时,广大市民可畅享地铁出行的便利。谁能想到,世界上首条地铁的设计灵感竟源自老鼠洞。这表明

①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②灵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有时候是灵感的产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日高考改革新方案公布,取消文理分科,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分值150分不变,外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实行学完即会考,学生自选3科成绩加入高考总分。对此,有人高兴有人愁。这说明

①意识内容是主观的,意识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 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

满分5 manfen5.com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C.认识是具有生动、具体和丰富特性

D.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下列与爱尔兰这句谚语所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

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主要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国继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后,日前又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这次发射,实现了许多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深化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验证了月球软着陆的部分关键技术。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改造主观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改变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判断中,能够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是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两种观点反映的是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运动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的说法

A.违背了联系的必然性

B.准确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准确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尽量乘坐公交车……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这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男子篮球职业比赛中,各球队无不在队员出场顺序和阵形上费尽心机,以求排出最佳阵容,使队员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最终战胜对手。这表明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                                      

 

四、简答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请按要求回答提问。

材料一:我国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材料二: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好的广告语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奥秘,如中国移动“让沟通无处不在”,联想电脑的“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而有些广告词,却值得我们推敲,如央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红金龙(香烟)“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2)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这些值得推敲的广告语的看法

 

五、探究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财力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采取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围绕实现“国强”而努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国家日益向着强盛富裕的方向前进,但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不协调,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失衡,整个社会未能普遍均等地享受到经济改革的成果,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我国实现从“国强”到“民富”的条件基本成熟,也标志着我党将实现从“国强”到“民富”执政理念的转变。

(1)从联系的普遍性角度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国强与民富的关系。

(2)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国强”与“民富”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十”发射成功。纵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神一到神十,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未来我们还将创建太空实验室,建立轨道空间站,一次次的突破和胜利都源于中国航天人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我们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从未止步。

神十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成功。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在悬浮水珠实验中,王亚平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并风趣的说:“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

(1)太空授课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请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阐明其合理性。

(2)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实验的现象会和在地球上明显不同。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哲学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