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5年4月9日至12日,第12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博览会上近170家单位参展。除了全面展示上海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和建设成果外,还安排了不同主题的教育高峰论坛和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现场活动。本次教博会期间将举行5场高规格的教育高峰论坛,主题皆为教育热点和重点。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
3. 难度:中等 | |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4. 难度:中等 | |
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在古代贸易中曾以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便用贝字造了许多与商品交易有关的字,如货、财、资等。这一现象说明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
5.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雷锋式的人物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他们像一个个道德标杆,用自己的言行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闪光,给人们以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6. 难度:中等 | |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吃、穿、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
7. 难度:中等 | |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有人认为,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文化的内涵无需改变 ②传统思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传统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延续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8. 难度:中等 | |
2015年1月28日,国台办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是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在文化演出、文物交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上,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这种文化交流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B.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C.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D.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
9. 难度:中等 | |
我国云南的民族多,民族节庆更多,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街”、纳西族“三朵节”、苗族的“花山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哈尼族的“长龙宴”等已成为云南人民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 ①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 A.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
11. 难度:中等 | |
201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记住乡愁》,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村落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和传承千年的家风家规,讲述传统村落的文明故事,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这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现代社会正发生改变 B.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是电视媒体的主要任务 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采众长的特点
|
12. 难度:中等 | |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①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③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市场 ④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占主导地位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2015年山东省日照市实行抓教育普及、抓条件改善、抓队伍建设、抓教育质量、抓改革创新的五抓机制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这样做是因为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
14. 难度:中等 | |
在微博、微信、微阅读充斥读者眼球,新媒体挑战不断的环境下,北京三联、杭州“悦览树”、深圳书城中心城等十几家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努力打造“深夜书房”,力推全民阅读。这一文化现象的价值在于 ①开展健康文化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念 ②培育良好阅读氛围,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③创新企业经营模式,促进文化消费需求 ④弥补大众传媒缺陷,拓展文化传播途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5. 难度:中等 | |
“馄饨”是大家普遍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秀港一带称之为“云吞”,江西称之为“清汤”,福建人称之为“扁食燕”。各地对“馄饨”称呼的差异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是各地城文化的总和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
16. 难度:中等 | |
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时代,为新年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大众传媒代替传统媒介传递信息 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
17. 难度:中等 | |
新的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亲民化、优质化、个性化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扶持流行文化 ③把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8. 难度:中等 |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只有坚持以道德为滋养,法治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应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在科学文化陶冶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④把强化公民法治信仰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著名书画家丰子恺先生所书的环读四言诗句,从任何一字起,或左行,或右行,皆成二句四言诗,妙趣横生。这幅作品
①以优美的隶书展现了汉字的审美价值 ②以新颖的结构表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③以隽永的文字呈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④以美好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心中的爱国情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21. 难度:中等 | |
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3.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一些地方运用中国民间画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加大了宣传和培育的实效性。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物质载体 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可以消除思想差异凝聚社会共识 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举行这一纪念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25. 难度:中等 | |
创意改变生活,设计成就未来。2015年5月11日,淮安市召开动员会,正式启动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部署安排大赛各项赛事活动,为大赛的顺利举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现请你参与其中。大赛规定了以下参赛原则:突出文化导向,注重中华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创意设计;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研发;突出成果转化,注重产业对接与“创客”培育。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提出这些设计原则的依据。
|
26. 难度:中等 | |
扫墓是清明祭扫的一种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扫墓时点燃香烛、焚烧祭品、鸣放鞭炮等,既耗费金钱,又污染环境,容易造成火灾事故。2015年清明节,民政部呼吁推行鲜花、网络祭扫和社区公祭等文明祭扫方式。为此,政府部门创造种种便利:倡导祭扫时“自驾改坐公交,”城市公交系统进行相应调整;推行“植树替代香烛”,开辟和管养园林绿地;提倡网上祭扫,规范祭祀网站的主持、组织,使祭祀活动更庄重得体;等等。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低碳”元素后,释放出了更文明的气息。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清明祭扫形式的演变。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为人们过一个文明、有意义的清明节提出至少四点合理化建议。
|
27.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员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认识。
|
28. 难度:中等 | |
2015年9月20日是全国第1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某地举办了第五届“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围绕“践行公民道德,从身边事做起”这一主题,要求市民对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努力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大厦”的建造中来。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活动的原因。 (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要身体力行。请你为同学们策划两个行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