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
2. 难度:中等 | |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在11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2009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形势,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做调整,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假设这一设想得到落实,对经济可能的影响途径是( ) ①保证经济建设支出 ②拉动经济增长 ③刺激总需求增长 ④增加财政收入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下列旨在改善民生的财政措施有( ) ①中央财政对城镇保障房建设投入1522亿元,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 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③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个税起征点并逐步取消重复征税 ④按月人均提高10%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5. 难度:中等 | |
李克强总理在把脉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新指南——要“喷灌”、“滴灌”,不搞“大水漫灌”。从财政角度看,这意味着( ) ①财政对特定对象扶持力度的加大 ②财政收入的小幅减少 ③财政作用的更好发挥 ④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2015年财政工作仍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是( ) A.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B.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 C.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D.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
7. 难度:中等 | |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
8. 难度:中等 | |
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总供给大大超出总需求时,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就应该放得松一些。此时为了更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①增加税收,缩减财政支出 ②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③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④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 A.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B.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衡运行 C.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
10. 难度:中等 | |
2015年7月10日,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发行2015年第五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和2015年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400亿元。该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增加国内需求 ③扩大政府投资 ④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
11. 难度:中等 | |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食。为保障粮食安全,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①加大农业财政补贴→ 农民收入增加→ 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供给增加 ②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田水利设施→ 亩产粮食增加→ 粮食供给增加 ③降低农资生产税费→ 农民生产税负减轻→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粮食供给增加 ④提高人民币汇率→ 进口粮食成本降低→ 增加粮食的进口量→粮食供给增加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正式通水。这项包括中央预算投资在内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宏大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 ①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③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④国家通过财政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下发后,财政部初步确定将农业部、教育部等19个中央部门纳入2014年度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计划,涉及艾滋病防治、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等近30个项目。下列表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
14. 难度:中等 | |
“国家的钱应该花在哪儿?”调查发现,网民们更倾向于增加医疗、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这表明人们期待国家财政能够进一步( ) A.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
15. 难度:简单 | |
我国近两年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急剧提高(见下图),对此,下面四个推导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加国家税收——加大企业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B.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C.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加大财政赤字——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D.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加大财政赤字——增加总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
16.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财政安排的重点。2013年中央预算用于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80%以上。这主要体现了财政( ) ①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7. 难度:中等 | |
2015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四项民生支出总额为5387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5.6%。这表明我国通过财政( ) A.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B.合理配置资源 C.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D.促进社会公平
|
18.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电网改造等政策。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会议强调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财政在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9. 难度:中等 | |
扶贫工作关系贫困地区百姓福祉,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约占农村居民的7.2%。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而且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全国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在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并说明应该如何搞好扶贫工作。
|
20.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某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条政策措施:
依据材料,结合示例,填写相对应的“措施”和“内容”的经济生活依据。
|
21. 难度:中等 | |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财政在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提供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总需求;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