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3年1月30日,罕见的龙卷风30日袭击了美国南部地区,导致2人丧生,导致房屋和商店倒塌,树木和电线被吹倒。面对灾难,有的人求上帝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 A.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 B.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
2.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 D.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3. 难度:中等 |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
4. 难度:中等 | |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上述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征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 →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7. 难度:中等 |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
8. 难度:中等 | |
1865年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出版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就预言了火箭发射、失重、变轨飞行、海上回收等航天活动中的基本情况,同后来航天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人们能将幻想付诸实现说明了 ①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 ②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随着现代天文学家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准确预报日月食。这说明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10. 难度:中等 | |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11. 难度:中等 | |
就意识的本质而言,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特有的机能 C.社会的产物 D.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12. 难度:中等 | |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句歌词体现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
|
15. 难度:中等 | |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
16. 难度:中等 | |
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这说明 ①世界上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和作用合成有机质而存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8. 难度:中等 | |
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B.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C.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19. 难度:中等 | |
“嫦娥五号”探测器计划于2015年年内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发射场合练,并于2017年前后完成发射任务,实现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最后一步。这反映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 ④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20. 难度:中等 | |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1. 难度:中等 | |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发现,火星曾在较长的时间里存在过比较温暖的气候,平均温度高于零摄氏度,这对证实火星上曾存在湖泊的假设给出了有力支撑。这一事例佐证了 ①科学实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②认识总是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认识从实践中来并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④实践的发展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日益完备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A.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
|
23. 难度:中等 | |
近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颜色本身并不真正存在。或者不妨这样说,如果颜色确实存在的话,也只是因为人类在主观上创造了它们,把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光波的振动解释为颜色。我们可以辨别出可见光谱中的约一千万种区别。当我们看见了全部范围的可见光,眼睛就会读出“白色”。当某些光波消失时,眼睛就会读出“彩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认为“颜色本身并不真正存在,而是人类主观上创造了它们”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材料对颜色的讲述在回答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时坚持了不可知论 ③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上升过程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对白,道尽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而且被视为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它让病患者告别打针之苦。这一事例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循环往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仅在早期发育时期生成,并且无法补充。然而,最近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并能在特定大脑区域中变成新的神经元。这表明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能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真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④认识的真理性应不断接受实践检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6. 难度:中等 | |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7.4%,这个增长速度较之2011年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呈现出下滑态势。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7. 难度:中等 | |
荷兰著名的代尔夫特蓝瓷的蓝色比中国青花瓷的蓝色更浓郁,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都源于特别的制作过程,画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氧化钴黑色成分的颜料,经过特别烧制,发生化学反应,黑色就会变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这种特别的制作过程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B.立足于实践探索,建立新的人为事物联系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原有的矛盾
|
28. 难度:中等 | |
美国成功地研制出一款在开火后能够自己改变方向的子弹,这款子弹壳上面的鳍片能根据风向和目标物体的移动来引导和调整它在空中的方向。这就意味着狙击手不必根据风向、天气、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倾斜的角度以及目标移动来做出复杂的调整,就能从更远的地方射中目标。该项试验的成功说明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认识和改变规律 ②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可以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9. 难度:中等 | |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
30. 难度:中等 | |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这就是物联网。这表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B.人们可以通过技术使物体具备了意识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具有客观性
|
31. 难度:中等 | |
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
32. 难度:中等 | |
在新常态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 材料一: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通过改变政府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使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山东调整干部考核体系,将以往最受重视的GDP增长指标在考核中的位置下降到第12位,不但出台了对七大行业过剩产能处置的计划,而且实施22个制造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科学的考核政策,让山东经济发展更趋科学化。山东省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旅游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了新突破。 材料二: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指出,民营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确立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与经营模式。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山东省把握经济新常态、改变政府绩效考核的做法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
33. 难度:中等 | |
材料:首都大学生记者团组织了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体采访,广大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国梦,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
34. 难度:中等 | |
材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蕴含中华文化的五彩丝绸、瓷器和包含西方智慧的乐舞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崛起,这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虽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互通、文明互鉴、政治互信、合作共赢。 有人认为:“有了古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条件,就能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