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7年3月6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意识有时超越时代具有前瞻性

C. 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鲮鱼是鲦鱼的天敌,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碰在玻璃板上,不仅没有捕到鲦鱼,而且把自己碰得晕头转向。碰了几十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生物学家悄悄地将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鲦鱼却视若无睹了。几天后,鲦鱼因有生物学家供给的饲料依然自由自在地畅游着,而鲮鱼却已经翻起雪白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了。该实验佐证了

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开车的人最怕汽车相撞出事故,所以没有汽车事故的未来一直是尖端技术研究的目标。最近,科学家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到2026年人们将会拥有一辆永远也不会相撞的汽车。材料体现了   

A.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制造出来

C.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D.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首都通常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殊的地位逐渐导致其功能庞杂、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各种弊病横生,有人称之为“首都病”。从“首都病”的形成可以看出

A. 实践是人从适应环境到改变环境的过程

B. 实践的出发点“利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

C. 实践给客观世界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

D.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海南生物物种种类及特有种类群均居全国前列,堪称全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然而,由于生态遭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的,海南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部分物种濒临灭绝。这一现象留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尊重四五天联系的多样性,尊重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②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③维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防止任何外来生物的进入 

④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认为人由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二气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发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辩证施治,根据不同病因,既有同病导治,也有异病同治。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的辩证法智慧有

①坚持从整体出发,注重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创新

③要重视事物量的变化,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④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及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问题,人社部计划于2017年正式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准备于2022年后实施。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

②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解决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人一生关注的焦点都在变,少年重在人格教育,青年重在技能学习,中年重在实现理想,老年重在延年益寿。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以上现象的有(  

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④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电动自行车企业将电动自行车和手机终端连接起来,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使得电动自行车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帮助骑行爱好者轻松享受骑行过程。这说明

A. 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B. 创新意识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建立新的联系

D.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因时而立,法因时而进。历史不断前行,法治只有跟上实践的脚步,才能发挥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②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引领和促进作用 

④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缅因州关于反奴隶制的大讨论,激发了比彻·斯托夫人的创作灵感,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小说在美国民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为美国废奴运动赢得200万同情者和支持者。材料说明

经济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传统图书中植入二维码,为读者更方便、更全面的了解图书创造了便利。同时使传统图书能说会动,带给读者们更加精彩、新颖的阅读体验。这有助于

①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引领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③巩固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地位  

④培养国民的阅读习惯,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钱钟书先生《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

①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②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④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央文明办提出,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重阳之敬老,要在这些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①有利于彰显节日文化内涵,打造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民族的精神与情感 

③实现了与时俱进,确立了民族节日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④能够让道德完全适应现代生活,滋养人们的心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7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过年》紧扣中国人关心的生活话题,讲述中国人的情趣品味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伦常、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宣扬中国人的家庭价值:抚养赡养、教化培育、规范行为、传承家道等,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引发人们的心灵共鸣。据此回答小题。

1.《过年》引发人们共鸣是因为 

①它蕴含的传家智慧成为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活基础

②它蕴含的价值导向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

③它传递的生活观念增强了人们对于家庭价值的认同

④它讲述的习俗伦常点燃了人们回归传统生活的热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随着社会的变迁,春节出现父母到子女工作生活的城市“逆向探亲”等新风俗,人们对“家”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亲人团圆,何处不是家?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我们同住“地球村”,但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说明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你是更喜欢确定性吗?”某研究机构在研究跨文化沟通时,调查发现东亚人大多属于“风险规避型”,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与焦虑程度很高,把“安全”与“归属感”的需求置于第一位;欧美人更多属于“风险偏好型”,更喜好冒险,对“成功”与“成就感”的需求更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文化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②文化差异会影响彼此的沟通,应促进交流消除差异

③不同的文化基因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欧美的“风险偏好型”文化优于东亚的“风险规避型”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老物件

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保留着特定经济政治的文化烙印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有人说,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 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 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 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我国年画由于题材狭窄、工艺落后、节令性强,因此只能一息尚存,始终不能兴盛为一大产业。由此可见

A. 文化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B.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①既要保持各自民族特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互相吸引和借鉴,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④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扶贫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扶贫先扶精气神”,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有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贫困文化的理由。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加入了控制上网时间、低碳环保生活等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热心志愿服务、远离毒品、践行垃圾分类等内容也在守则中亮相。还有,勇于发表见解体现出了基础教育对个性培养的关注,而红灯停绿灯行、不抄袭不作弊等表述,更加具体详细,为中小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作用。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在重大节日期间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爆竹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爆竹会导致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 

  材料二  中国法律文化渊源久远,积淀于整个社会中的法律文化传统博大精深。“君权至上,法自君出”、“民 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级有序,刑不上大夫”等,既是我国传统法律文 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方法与措施。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沿着其特有的轨迹缓慢演进:西周、春秋 时代以“礼治”否定了殷商时代的“神治”;战国、秦朝的“法治”否定了春秋时代的“礼治”;西汉至清朝的“礼 法合治”或称“德法合治”又是对秦朝“专任法治”的否定。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在这一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互动同在,合力勾勒出 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

(1)在材料一中你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