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愿意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CCTV举办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

②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

③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3日在京召开

④十一黄金周期间亚洲股市几乎全线上涨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清明时节各地民俗呈现出很大的不同:绵山脚下忆先贤(山西);雨花台上祭英烈(江苏);洛阳城里赏牡丹(河南);潍坊河畔放风筝(山东)。这体现了

A.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C. 文化具有区域特色

D. 文化具有民族特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 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C.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D.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工匠精神”就是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把技术做成艺术。弘扬“工匠精神”将有助于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将带动产品及企业更加具备创新性更加追求极致化体验,更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求。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制造业产品依赖于“工匠精神”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不是完全同步的,下列能体现文化相对独立性的是(    )

①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音乐上仍能演奏第一小提琴   

②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④国家不幸诗家幸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通过文化活动能够培养文化素养

②通过实践就能确保文化的先进性                                                                                                                                                                                      

③文化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创造的

④文化素养对个人成长有重要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以书画为载体,弘扬慈孝之道,推进社会和谐的中华慈孝文化书画展在浙江省图书馆展出。由此可知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艺术作品能折射创作者的精神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当前,一些国家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输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国家则充当无条件地接受强势文化产品的倾销地,并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

①注意文化安全,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②顺应世界潮流,全面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

③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

④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

①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

A.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B.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C.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574日,中国“土司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识

②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纪录片在英国上线,到象征中英传统友谊的大熊猫雕塑落户伦敦动物园,再到中英两国学者伦敦论道……这一切,都再清晰不过地体现出英伦大地正涌动着浓浓的中国元素。材料表明

A. 文化的交流借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 文化传播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 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如今,党中央将“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必将开创党风、政风、社风建设的新局面。这说明(  )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C.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位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得名于康熙年间宰辅张英对邻居“让出三尺”的教事。“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2016央视猴年春晚同名歌曲被传唱之后,人们纷纷前往实地领悟、体会其互敬礼让、和谐包容、进退有度的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且享用文化

②维护人民利益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③文艺创作就是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人说,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尝试一下咖啡的味道,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 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 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 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传播技术越来越便捷的时代,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不断适应新的传播方式,越来越简短和精练,受众越来越广泛。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出现,使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②适应现代传媒的文艺形式更容易被传播

③现代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④现代传媒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73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两岸关系发表谈话强调: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加强两岸交流消除两岸的矛盾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在交流中得到融合与趋同

④通过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旧开新的有机构成。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平说。王平院长的话主要强调了(  )

A. 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

B. 科技﹣﹣文化发展的动力

C. 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D. 交流﹣﹣文化创新的途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

甘地这句名言强调(   )

A. 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 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 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 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316日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课时比重。到2025年我国将建立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这表明(  )

①教育的基本功能随着时代发生了改变

②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目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易经》认为“六”是阴数、“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义。从1988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④继承传统习俗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互联网已成为驱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国际社会日益形成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互联网发展的意义在于

为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提供载体 增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有功能

让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让文化不再受制于经济和政治成为可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指出,为整合所有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搭建起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是因为

①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建设学习型社会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④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果你有5000元预算,你是买一块瑞士产的机械手表,还是买一块智能手表?很多人会选择瑞士手表,因为他们觉得瑞士手表是质量和品味的代名词,更是时尚和声望的象征。昂贵的价格,使得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375亿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B. 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

C. 全面吸收借鉴瑞士手表文化,促进国内钟表业发展

D. 提高科技水平,促进文化的传承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由作家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百态,同时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突地体现出来,用回归本真的质朴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创新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      

②文化刨新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的创作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中药被证明对某些疾病有效,但仅仅使用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将其功效发挥到最大。西方医学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确保药物的有效性与一致性。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从文化创新角度看,中医学发展应(  )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力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材料: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一桥飞架中欧——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中国,一头牵着欧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欧政策,主题词也是“桥”:“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在欧洲之行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习近平多次说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而欣赏、包容、互鉴便是理解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欧如何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

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角度,谈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如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抗疟研究团队,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十年如一日地展开研究,一方面从中医药古方中寻找灵感,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手段和检验手段,终获成功,惠及了亿万患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功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