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影响人一生。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 ③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 ④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情操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子孙虽愚,读书必读”“利在一身,匆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以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代表的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他们表现出的浓浓爱国情怀与家庭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值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教育对人的健康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密切相关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公益众筹指公益机构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公益融资方式,公益众筹更为开放,只要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公益众筹方式获得项目资金。今天,他在扶贫、环保、疾病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公益众筹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促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5. 难度:简单 | |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相加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主观映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6. 难度:中等 | |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③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④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总是宝贵财富 ③人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
8. 难度:中等 |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新发展理念又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实践由作为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决定 ②作为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 ③作为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的基础 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实践是作为新发展理念认识的基础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由于受三维效果的刺激,我们会错误地以为下图中两张大小和形状一样的桌子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大脑有时会条件反射性地、随意性地解释所感知到的信息。为避免这种随意性,我们应该: ①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反对主观主义 ④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克服条件反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10. 难度:中等 | |
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苏轼寻思,菊花开在秋里,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后来,苏轼偶入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④认识受到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画为心迹,境由心生。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历程,是艺术家内心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它最亲近自然而又最超越自然。这说明 ①艺术创作来自艺术家的智慧和灵感 ②艺术创作是艺术工作者对实践的深刻感悟 ③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主观的 ④艺术作品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2017年6月1日,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合作组织通过官网宣布,他们刚确认发现第三次引力波事件。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毛泽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但早年并不喜爱诗词。1915年,毛泽东在写给挚友的信中谈到:“梁(启超)固早惠,观其自述,亦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原。吾前言诗赋无用,实失言也。”从“诗赋无用”到“文学为百学之原”,这是毛泽东在“诗赋”认识上的重要转变。自此,他不仅熟读了《诗经》、《昭明文选》、唐诗、宋词等经典名作,更在创作上巧引妙用,诗句“—钩残月向西流”就巧借李煜《度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境之美,恰到好处。 在红军长征前后和20世纪6 0年代初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出现了两次高峰。作品或与火热的生活交融,或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连,常以诗立志,高扬理想精神,多以诗遂志,助推革命事业。著名学者张璋就曾如此评价:“主席诗词……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写出了历史面貌,反映了时代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成为一位杰出诗人的。
|
14.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同的专家学者看法各不相同。 2016年10月20日,英国知名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Hawking)警告称,发明AI(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划上句号。 可是,另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创造智能机器,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比人类做得更好。但是,机器永远不会获得人类那样的智慧和经验,“人类永远是赢家”。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发展有不同感受的原因。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八年抗战”的说法在日常宣传及诸多影视剧中由来已久,“十四年抗战”这一说法也在建国初就出现并长期存在。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支绍增表示,只说八年抗战,会把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抗日排除在外,将民众自发抗战,排除在外,也将抗战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排除在外。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也表示,“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可见,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是对历史的尊重。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部修改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评析“针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争议,有人认为此次修改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3)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请就更好的贯彻这些里面提两条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