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面两幅漫画告诉我们 ( ) ①哲学思想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 ②孩子的追问中蕴含哲学智慧 ③人的哲学思想是与生倶来的 ④孩子的问题中不自觉地涉及了哲学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我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说明 A. 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 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
3.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査表。图表内容表明 ( )
A. 只要是具有一定世界观的健全的人都具有哲学思想 B. 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 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D. 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
4. 难度:中等 |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费尔巴哈认为,上帝的全知全能和无所不在等特性,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宗教是人类的精神之梦,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他认为克服这一矛盾的途径就在于诉诸经验的法庭。从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看,这是一种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
6. 难度:中等 | |
“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观点(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 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
7. 难度:简单 | |
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5年世界哲学日致辞中指出,世界哲学日的核心理念是,人们深信哲学可以为造福人类、推动和平、解决复杂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历史学家亨利•布鲁克斯、亚当斯也曾经笑谈:“哲学,就是对无解的问题做出费解的回答。”他们强调哲学的作用在于 ①培养人们的批判性精神以变革社会 ②推动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以造福人类 ③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 ④提供人类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的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五大理念”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既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又反映了时代的任务,表现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现为真正的哲学 ( ) A. 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B.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C. 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
10. 难度:中等 | |
有人认为,在哲学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一切民族的哲学融合为一,一切阶层的哲学融合为一,一切民族的哲学与一切阶层的哲学都走向综合哲学和世界哲学,是现代人类哲学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必然的也是唯一的归宿。这一观点 ( ) ①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淡化了唯物与唯心的界限 ④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美国有少数几个州允许安乐死,但是有严格的条件,俄勒冈州就是安乐死合法的州之一。为此,俄勒冈保健科学大学对安乐死的焦点——病人的自愿要求,进行了调査,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对安乐死是否能合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掲示了 (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不可知论贯彻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 ④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
12. 难度:中等 | |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 ) ②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 ③在认识论中,把人的感知觉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
15. 难度:中等 | |
“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这句名言旨在说明 A. 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脱离实践的主观想象 B. 只有解释了世界,才会更好地改造世界 C. 离开了改造世界,解释世界没有意义 D. 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
16.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
18. 难度:简单 | |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19. 难度:中等 |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20. 难度:中等 | |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
21. 难度:中等 | |
“勇敢地将认识问题归之于理智直观,彻底取消了物自体,是一种绝妙的灵感。”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他的老师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的评论。下列与费希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观点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④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这为哲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 哲学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发展 D. 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
23. 难度:中等 | |
阿杜的《天黑》歌词中“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
24.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他明确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恒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材料二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
25. 难度:中等 | |
甲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3)它们的基本分歧是什么?
|
26.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甲同学认为“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乙同学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 材料二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材料一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派别?材料中二的观点有什么科学之处? (2)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