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6年,一篇名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文章被媒体纷纷转载,引起巨大轰动,有人还根据该文的标题推演出小苏打就能治癌防癌的结论。医学家指出,以“‘饿’死了”为标题不科学、不严谨,甚至有误导作用。上述现象提醒文化部门

①要重视科普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

②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引导,规范传播秩序

③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④提高公众道德水平,增强文化辨识眼力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丁酉新春,《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经典文化的文化韵味

②文化自信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现代中国的前行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将于2017年秋季学期出现在浙江全省小学的五年级课堂上。其中的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中医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会深刻影响学生成长   ④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相得益彰

②“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征

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笄)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 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这首乐曲,深刻的传达出创作者阿炳一生的心酸苦痛与怨愤不平,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的豁达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和风格,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下列评价中,涉及到《二泉映月》创作途径的是

毛泽东主席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之

评论家说,曲中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传统艺术的深厚浸润

一位英国音乐家说: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②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17l月,作为“中华风韵”项目2017年美国演出的开年大戏,中国歌剧舞剧皖创作的舞剧《孔子》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进行双域巡演,引起当地观众的强烈共鸣。两地7场,场场爆满。每次演出结束后,观众皆起立鼓掌,并排长队索要主演签名、争相合影留念。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发展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

④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据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防。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

③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国的家国情怀

④自觉自信的先进文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体现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之所以开展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是因为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形成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世界读书日”已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是基于

①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阅读是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提升公民的品质与素养的重要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 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 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 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 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611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完成下面小题

1.2.会议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由此可见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4.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全由陕西本地人出演。地道的关中方言,使演员融入了角色的灵魂,传达出了老陕身上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不怒自威、外儒内刚的骨血气,使该剧成为陕西“旅游十文化”的新名片。这表明

①利用现代传媒是推动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更能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  )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

③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

④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6年4月1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马克·弗里加迪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新华字典》一问世就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普及基础教育服务,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体现了

①《新华字典》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②文化的发展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

③汉字能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④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自古以来,优秀的文艺家必然是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历史的再现者勇立潮头。代言的要义首先是心中要有人民,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发声,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追求。这一文艺创作观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要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文化创作要与众不同,坚持自我

要不断满足人们的娱乐化文化需求

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联想被后人誉为孤篇压全唐;《三国演义》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也深受读者喜爱。这表明

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优秀文化可以通过多种风格呈现

经典的文化作品须如实反映历史

文化作品的形式影响文化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对于当前收视率颇高的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靠明星博收视率”和炫富、作秀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57月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之风。这表明

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应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是一致的,而扩张好战的日本却与其大和文化中尚精神密切相关。这表明

A. 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性    B. 优秀文化能够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不同民族文化会影响民族不同发展道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对文化自信加以特别的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色彩斑斓的大众文化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材料启示我们

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其他民族文化

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碎片化学习、视频学习已成为普遍趋势,特别是最近兴起的“教育云”和微课程已使课堂景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学校都在整合公用教育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建立“云教室”,通过“微课堂”等形式构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交互式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个性化有选择性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

材料二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具体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材料一 : 中国与西方国家传统诚信思想的异同

材料二:当代社会转型时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倡,要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戒指,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通过宣传推广诚信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诚信典型事迹,积极推介诚信典型;把诚信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得社会氛围。

(1)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对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