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0.5%的区间。美联储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全球经济风险犹存,但是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加息决策体现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据此可推断

①美国市场流动性会更充足,经济更有活力  ②国际资金会更多回流美元,迫使美元贬值

③全球资本流动性会受美加息影响转向收缩  ④人民币会因美元升值承受一定的贬值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家用旅行车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庭。某品牌家用旅行车 的供求曲线变化如右图所示(D代表需求曲线,S代表供给曲线)。不考虑价格等其他条件,下列直接影响右图中供给曲线变化的可能因素是

A. 物流成本增加导致钢材价格上升

B. 股市上涨增加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收入

C. 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致使孩子出生数量增加

D. 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更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器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该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反映了买者感觉所获得的额外利益。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如商品价格下降,则意味着消费者剩余可能会减少;

②生产经营者可通过减少消费者剩余扩大产品销售额;

③不同消费者对于同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可能不同;

④如果某种商品价格被垄断,则消费者剩余可能为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下图是2016年部分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

地区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北京

1560

1720

10.3%

上海

1820

2020

11%

内蒙古

1500

1640

9.3%

 

 

A. 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C. 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 实现居民收人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近年来,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9月底,我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投资建设了77个境外经贸合作累计投资233.9亿美元,入区企业1467家,总产值665.1亿美元。我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

①能够扩大出口创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②适应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合作共赢新局面

④能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降低国际市场风险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

将会打破该区域正常的贸易秩序

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

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漫画《火影忍者》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却又被其所束缚,还将这些称之为现实,但知识和认识是非常暧昧的东西,那个现实也许只不过是幻觉。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中的,你不这样认为吗?”下列句子与这段话所体现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

A. 人在生存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B.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要自己去寻找,而不是让别人去灌输

C.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由此可见,要想使“两学一做”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坚持

①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③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            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福建、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要素接近,影响两地的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天气气候的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密切相关,两岸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联防,就可以达到很强的互补互利效果。因此,两岸携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天气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2017214日,中国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开钻。此次钻探目标是在南海北部的洋陆过渡带,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非火山型大陆破裂”理论,揭示“陆地为什么会变成海洋,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等科学之谜。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③制定正确目标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贵州侗族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一组34个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日前悄然走红网络,有网友评论说,城市文化入画,从这里了解整个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1.2.在创作贵州字标时(如下图),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茅台和黄果树瀑布,所以特意把贵字做成酒杯,融入苗族银饰和牛角,色彩则运用渐变表现贵州的多彩和神秘。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④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4.石昌鸿坦言,未来将会采用贵州苗绣、蜡染、银饰等,用独特的方式再创作一套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贵州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和非遗文化”。这一做法有利于

A.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文化的交流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发展

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固守文化的民族特色

D.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重视农村的扶贫开发问题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材料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有所减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材料二 某地区精准扶贫所需财政资金相对充裕。该地区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000万,但财政实际只投入6500万;该地区农民家庭成员上学和看病等民生需要开支3000元(财政有能力给予适当补助),但农民实际只得到2500元。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该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说明财政应如何发挥作用予以解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切莫贪玩”这是《见字如面》节目上嘉宾朗读的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格调和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来提醒我们“从哪里来”,更用行动作出:“到哪里去”的回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当今时代,如何用传统的文化形式,来跨越时空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但也有学者指出,虽然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节目获取到一些知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但看电视毕竟代替不了阅读。想要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风味,还需要观众通过阅读经典,自己去琢磨。再出色的文化类综艺,也不是拯救文化焦虑的解药。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几档文化综艺节目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集体回望”的认识。

(2)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该学者的观点。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