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 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 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D. 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
2. 难度:中等 | |
2017年7月9日,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连续试开采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万立方米,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这次试开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④创新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水稻新种质,株高可达2.2米,具有高产、抗倒状、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水稻长得比人高的事实 ①强调人类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②没有摆脱水稻自身固有的内在属性 ③是无法否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的 ④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英国爱丁堡大学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产生一种化合物,通过一系列激活过程,能缓解湿疹症状。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有望在未来开发出低副作用的湿疹疗法。而这种化合物又会激活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这种细胞能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 ①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并受客观条件所影响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和反复性,追求真理离不开发挥认识的能动性 ③接近真理必须突破现有认识成果并要发现现存的错误 ④真理的展现和暴露往往是一个不断推翻重建的过程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
5. 难度:中等 | |
据中国科学院公布,我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联接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来源 ③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并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子号”的连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为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奋力创新,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这一事例佐证了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创新超越 ③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科学家可以根据需要,认识和创造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和拓展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7. 难度:困难 | |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匠心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8. 难度:中等 | |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下列与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9. 难度:中等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全新判断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乘船》诗中说:“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下列说法与诗中所包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B.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11. 难度:中等 | |
易到用车、滴滴专车、一号专车……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发、资本的涌入,专车市场最近愈发火热,越来越多的诸如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为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交通部出台了两个《征求意见稿》。这表明 ( ) 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准确 ③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④专家论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下列诗句与贺词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③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出,要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l4年抗战”概念,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l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并覆盖大中小学所有学段、学科及课程。从“追求真理”上看,教育部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基于 ①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②发展是普遍的,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对教材进行辩证否定式的批判与继承,坚持兼收并蓄 ④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发现并检验和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因为( ) A. 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 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
16. 难度:中等 |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①医学家和患者对真理的认识是不同的 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相互转化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2017年11月,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该结果或有助于增进科学家对主宰宇宙的暗物质的理解。这进一步说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意识有时也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世界上有尚未认识之物也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认识工具的进步能够推动认识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 规律是客观的 B.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19. 难度:中等 |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
20. 难度:中等 |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 ①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②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 ③二者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
21. 难度:中等 | |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是( ) A. 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 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 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
22. 难度:中等 | |
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是看这种联系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水往低处流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④月亮绕地球转 ⑤红灯停,绿灯行 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⑥ D. ①②③④⑤
|
23. 难度:中等 | |
漫画(作者:朱慧卿)讽刺了某些扶贫项目“越扶越亏”,这对其它地区的扶贫工作带来的启示是:要 ①树立群众观点,站在人民的立场确定扶贫项目 ②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扶贫项目的市场营销方法 ③坚持实事求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④做好系统设计,加强扶贫项目的产业整体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24. 难度:中等 | |
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似乎用笔。”下列关于中国画创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在镜先,境中有意,意中有魂 ②意源自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③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 ④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语”,是画家本人的修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 2017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材料二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我国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重大科技项目。目前,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专项已经启动。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都已经开始,预计两年内都要启动实施。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飞跃的客观必然性。
|
26.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
|
27. 难度:中等 | |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如:中医诊疗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在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侯。“论治”,就是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与前景引发了极大的争论。“中医药衰落”的论调甚嚣尘上,出现了中医下如西医,“妖魔化”中医药的倾向,给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带采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对中医药的体系化、标准化进行了归纳,全景呈现了中医药的巨大成就,对唱衰中医药的论调给予了有力的回击,极大地提振了公众信心。从法律到法规,从标准化到国际化,中医药的发展举措全面而务实,配套政策完善而科学,为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撑。 结合材料,说明中医诊疗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
28. 难度:中等 | |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从认识的特点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