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哲学具有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总括一般,仰仰视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由此可见,哲学 ①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②是一门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③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出具体领域的的规律 ④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研究发现,颜色浅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反之则显得近一些,这是颜色深浅差异在人的视线中所造成的错觉所致。我国海军的隐身快艇为了在近距离迷惑对手,使用了蓝色和白色的海洋迷彩,让敌方的目视观察造成错觉。由此可见(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 ③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世界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不可能》节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顶尖选手,这些选手挑战了体能、技艺、脑力等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手在挑战各种“不可能”同时,展现出“挑战自我”和“认识自我”。这启示我们 ①人有时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 ③唯意志主义并未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可以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挖掘人的生理潜能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
4. 难度:简单 | |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对改革的深入剖析有利于消除无谓的争论,从而凝聚共识,共谋发展。面对改革,人们会有争论是因为( ) ①认识客体具有复杂性,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价值选择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 ③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没有可衡量的客观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不同而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航母下水、大飞机上天、光量子计算机问世、“慧眼”探空、高铁飞驰、“悟空”立功……2017年,我国科技领域硕果累累,令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这说明: A.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 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社会需要加以利用 C. 我国的科技创新领跑世界 D.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
|
6. 难度:中等 | |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车会比人驾驶的车更好更安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①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可以全面替代驾驶员 ②“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 ③“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④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有(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静止是无条件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目前,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功能已经能够应对“多人+浓妆+换发型”的复杂场景。但“刷脸支付”在线下公共设备和开放环境下进行时,由于真实场景复杂多变,白天和晚上的光线不同、不同人群面对摄像头的角度和姿势各异,识别难度更高。因此“刷脸支付”对安全性和便捷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产品难题。材料启示我们: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会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 ②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④“刷脸支付”应用中产生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9. 难度:困难 | |
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在基地营区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更好的履行起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以及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义务。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认为事物的联系可以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③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要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0. 难度:中等 | |
2017年9月22日,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以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进入大气层烧毁。天舟一号的使命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跨入第三步——建成长期载人的大型空间站。从2019年起,中国将先后发射3个22吨舱段组成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程表明( )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实践活动受社会历史发展水平制约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2017年纪录片《荒野间间课》的问世,刷新了大众对大自然的认知。十六年间,制作团队使用的相机技术不断升级,操控性能愈发强悍,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闻所未闻的世界。该纪录片的成功佐证了 ①认识运动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认识工具的完善决定认识水平的提高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 A.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 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 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 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
13. 难度:中等 |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说:“要把蔬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下列诗词蕴含哲理与之一致的是 A. 物必先属,而后虫生 B.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 乱生于治,法生于勇 D.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
14. 难度:中等 | |
“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业态,实现新的飞跃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着联系的具体形式②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联系的积极作用 ③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创造新的联系③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断取代自在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农村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农业农村问题时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体制机制问题是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要彻底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正确解决矛盾 ②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③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
16. 难度:中等 | |
2017年12月13日,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大赛在上海FI国际赛车场盛大发车,。无人驾驾驶汽车 ①是对传统汽车的彻底否定 ②必将迅速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汽车 ③存在着弱点和需要完善之处 ④产生于传统汽车,又超越了传统汽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中医强调调“度”,《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并称为“五劳所伤”。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质变就是发展 ②把握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③发展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④事物的统一、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世间一切,都是预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朗读者》节目中这段经典台词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③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转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安徽省高中招生录取改革将在铜陵、马鞍山两市进行试点陆续向全省推进,2020年全面实施。这体现了 A.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相互转化 B. 矛盾普這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C.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结 D. 没有矛盾普遍性就没有矛盾特殊性
|
20. 难度:中等 | |
管理学中有个“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战斗机因其优越的性能广受世界各国的青睐。从辩证法角度,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敢于打破事物的整体顺序重新组合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应该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天寒地坼的冬季,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从这一写作手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事物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具体分析矛盾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已经掌握高铁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大大加快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从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①创新需要否定过往的一切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题文)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反映了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出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①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价值选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24. 难度:中等 | |
2017年9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风云四号卫星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这表明 ①实践以服从和服务于认识的发展为目的 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③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广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2017年7月,广州率先明确保障租购同权,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此政策一出台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有人欢喜有人忧。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房价问题过于复杂,真理并不唯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C. 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必有不同认识 D. 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
26. 难度:中等 | |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需要呼唤极致的工匠精神回归。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在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加入了“突破”和“创新”的元素,新工匠精神不再一味地强调一丝不苟,幔工出细活,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历史证明,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中国梦的实现仍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必将助推“中国制造”。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如何利用工匠精神助推“中国制造”?
|
27. 难度:中等 | |
自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中医“治未病”,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中药超剂量使用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 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批驳将中医药“妖魔化”的看法。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辉煌中国,辉煌成就。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脉络, 全面反映各族人民在砥砺备进中创造的辉煌成就。
《辉煌中国》8个摄制组走遍全国31个省市区,拍摄了近3200个小时的紀实和航拍素材,记录下众多珍贵的瞬间。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该片播出后,掀起全民参与、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网络诗友的《西江月》《菩萨蛮》等作品迅速流传开来。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创作和传播过程。
|
29. 难度:中等 | |
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便引来好评如潮。 《朗读者》通过朗读嘉宾分享各自动人的真实情感,展现真实的人生故事,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通过以个人成长、情感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实现了“共情”;通过创新形式把知识融入其中,用轻松的外在形式承载深沉的内在担当,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绽放着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朗读者》节目通过“文化+综艺”等方式创新文化节目的形态,升华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它既“有意义”,承载着引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任,又“有意思”,融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把自带“高冷范儿”的文化类节目,真正做到了“高而不冷”。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朗读者》节目如何做到“高而不冷”。 (2)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请就开展校园朗读活动提出两条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