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原来许多包含在哲学之内的学科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的科学。 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哲学已经“无家可归”,哲学的使命已经结束。相反,有人认为这既是科学的成熟也是哲学的成熟,哲学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四海为家”。下列关于这两种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无家可归”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②“无家可归”论者没有看到哲学是科学的基础 ③“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对哲学的推动作用 ④“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有的同学说:“我多么希望上帝赐予我力量,让我变成一个学习上的天才。”下列观点与该同学观点一致的是( ) A. 气者,理之依也 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 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
4. 难度:中等 | |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②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意识依赖于物质 ③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5. 难度:中等 | |
当老子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中得出柔弱胜刚强的一般结论时,这就是哲学的沉思和悟性了;知道一个苹果可以切成两半、1+1=2,这是常识,但由此进而探索“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的宇宙普遍原理,这就是哲学了。可见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哲学源于具体科学 D. 哲学是对世界最一般的本质的思考
|
6. 难度:中等 | |
我国古代哲学命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思想精华,哲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下列哲学命题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又包含辩证法观点的是( ) A. 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 B.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 C.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守仁) D. 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陆九渊)
|
7. 难度:中等 | |
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髂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 丙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 B. 形而上学辩证法唯心主义 C.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辩证法
|
8. 难度:中等 | |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对外披露,百度目前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如它的语音识别,准确度已经近乎和人际交流相同。预计累计10~20年后,人工智能的“大脑”可能会发生质变,赶上或超过人脑。下面对“百度大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百度大脑’’一经人们的创造,就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②“百度大脑”将会在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类的某些功能 ③“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④“百度大脑”将实现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改变以往“粗放扶贫”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精确帮扶、因户施策、精准管理,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可见 ①思维创新是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 ②扶贫工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精准扶贫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④实现扶贫工作最优目标要立足于关键局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0. 难度:中等 | |
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百思不得其解”,并提出一些疑问。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以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螺旋式发展的 ④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和美好蓝图(见图)。这一部署 ①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告诉我们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表明事物的运动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符合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2. 难度:困难 | |
下边漫画《双赢》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具有斗争性,相互区别才能突显个性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成就对方才能成 就自己 ③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方式决定的 ④矛盾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顾恺之的这首诗简练地点出了四季的不同特性。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 A.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B.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14. 难度:中等 | |
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包含两类人才、两种模式: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学术型人才高考,即现行的高考,两种模式分开进行。这就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不管选择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坚持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其特殊性 ③坚持了规律的客观性,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 ④看到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七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用标点,加以解构,使得这首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如 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事物内部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前提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认识反复性 ③部分的改变会引起整体功能的变化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近日,国内某公司推出“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借助于线上APP和线下回收箱,通过环保理念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和积分回馈体系,降低垃圾分类回收门槛,引导和鼓励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定点投放,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和资源浪费问题。“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新模式主要体现了( ) ①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善于把握联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事物的联系是可变的,人们可以创新观念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须深刻把握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强调,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人民群众是信用建设的主体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中华民族进入重大历史转型期,有识之士纷纷挺身而出,为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展开了一场跨越300余年的诸子大辩论。对此,有学者指出,诸子的思想固然深刻,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使社会长治久安,因为他们的思想仅仅是“治之术”, 而非“治之道”。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道” 应该是( ) ①着重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②自觉遵循支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 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先导作用 ④坚持实现人民利益与调动人民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A. 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B. 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 C. 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穆罕默德·尤努斯) D. 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
|
20. 难度:中等 | |
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②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③价值观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正确方向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21. 难度:中等 | |
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公共自行车固定车位的束缚,使用十分方便,广受市民欢迎。但是,随着投放量的不断增大,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显现。这告诉我们 A.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22. 难度:中等 | |
(题文)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中可以看出,事物发展是 ①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23. 难度:中等 | |
现如今,微信成了绝大多数人生活空间的延伸,打开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微缩景观。有人说,一个人的朋友圈出卖了他的性格。发鸡汤的人,正能量满满;发段子的人,喜感满满;发情感的人,情怀满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活现状与朋友圈内容彼此不能分离 ②朋友圈内容调节和控制着个人的生理活动 ③朋友圈内容是对个人生活现状的能动反映 ④朋友圈内容因实践主体经历不同而有所不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乌镇时间”再度开启。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贺信致辞:“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致大会的贺信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格局高远、思想深邃,对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作出深刻洞察和判断,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这种“中国智慧”( ) ①源自于习近平主席的创造性思维 ②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有实践中形成的 ③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寓于世界智慧之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25. 难度:中等 | |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 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但在发展的进程中,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例如:人格尊严的维护、个人信息的保护、隐私的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等,我国的民法典必须回应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编纂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民法总则编纂过程中,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传统核心道德理念融入到民法总则中,让民法总则体现鲜明的民族高尚情操。在继承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规的基础上,民法总则总结提供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经验,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新的时代特征。例如,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作出规定,彰显法律文明的时代特征。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编纂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 材料三:见义勇为受伤可获补偿,个人信息、隐私权受保护,公序良俗、绿色发展成“硬法”……打开民法总则,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民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典编纂的全过程,作为设计民事法典、倡导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的精神引领,使民事法典成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 (3)结合材料三,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民法总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
|
26. 难度:中等 | |
目前,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市场细胞和民间潜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成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新引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某地大力推进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打造四项行动;组织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文化科技企业培育、文化数字化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文化科技人才集聚等试点性六大工程。重点支持数字、网络、云计算、虚拟现实与仿真、新型显示,新型广电传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重大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二: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2)结合材料二,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个人的“草根”创业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