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A. 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 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
2. 难度:中等 | |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其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方式一致的是 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②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③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
3. 难度:中等 | |
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这告诉我们: ①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是科学研究之母 ②哲学和科学产生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5.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C. 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D.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6. 难度:中等 | |
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③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 ④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 难度:中等 |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 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
9. 难度:中等 | |
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事实说明() A.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 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
10. 难度:简单 | |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11. 难度:中等 | |
正如下图,很多时候“yes”和“no”只差一个角度。这启示我们( ) A. 价值判断,是导致认识对象变化的原因 B. 人具有能动性,思维灵活可能改变心境 C. 个体受制于客观环境,应增强其适应性 D. 真理与谬误界限分明,认识具有无限性
|
12. 难度:中等 | |
古时有“杞人忧天”,那时天没有遭到破坏。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生存环境的恶劣,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据此回答下题 1.“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2.今世人的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这是因为( ) A.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 B. 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C. 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D. 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3.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切身利益。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材料体现了( ) A. 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B. 人们总是有效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 事物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
13. 难度:中等 | |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14. 难度:简单 | |
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题系列活动上,盲人编织师用棕榈草扎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令彭丽嫒同参加APEC会议的部分领导人夫人爱不释手。编织师的作品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④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图中是某同学在听课对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蠢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
17. 难度:简单 | |
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
18. 难度:中等 |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A.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B.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C.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D.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19. 难度:中等 | |
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 A. 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B. 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 C. 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 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
20. 难度:中等 | |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21. 难度:中等 | |
“科学”流言,就在你身边。比如,自制水果酵素排毒减肥、淡盐水浸泡果蔬可去除农药残留、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车里晒过的矿泉水有害不能喝,等等。科学家用科学事实已经颠覆了网上这些看似真实的无稽之谈。这佐证了( ) A. 流言是现象,真理是本质 B. 真实的东西往往不是真理 C. 谬误的叠加就转化为真理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2. 难度:中等 | |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 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 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 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 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
|
23. 难度:中等 | |
(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8)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 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 C.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D.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
24. 难度:中等 | |
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1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借助LIGO探测器,直接观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百年前的预测被证实。这有力地证明了 ①人类对未来的预测引导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②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某一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③先进的认识工具可以延伸人们认识的器官 ④任何认识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真伪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
25. 难度:中等 | |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
26. 难度:中等 |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正确认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7. 难度:中等 | |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28. 难度:中等 | |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农人牵着两只羊,悠闲地走着。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却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觉得纳闷,上前请教。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根绳子把头羊牵好就行了。”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于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现如今,我国科技生产力技术进步,装备生产日益完善,生产力初步成体系,生产力落后已经不符合现实了。这是自1981年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概念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36年来首变,这深刻揭示了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点、新内涵、新变化,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
30. 难度:中等 | |
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日前,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做到膳食多样化。“5125”的谐音“我要爱我”,方便记忆。这一理念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请你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分析“5125”健康生活理念的合理性。
|
31. 难度:中等 | |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是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二十四节气认知体系的形成。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此,有人认为,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确实,多年来,通过实施这些重点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重点建设确实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习近平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有人说,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请运用“追求与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针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