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③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特点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存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改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C. 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B. 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中“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这表明(    )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入乡随俗表明了(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 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 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相同的

D.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题文)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民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 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 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 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 较大的包容性    B. 较强的保守性    C. 相对的稳定性    D. 鲜明的民族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 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D. 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

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 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A. 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 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 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 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 中华美德治国人民,指引方向

D.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 善良朴实    B. 爱好和平    C. 自强不息    D. 艰苦朴素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和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下图为赵一曼烈士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二百多年来,京剧始终是在继承与创新的交替运行中向前发展的。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京剧艺术家必须深入现代社会生活,善于驾驭生活素材;在保留和展演传统的经典剧目,保持和继承传统的艺术神韵和美学特质基础上,用崭新的视角来展示传统艺术之美;积极吸纳融汇其他艺术之长,为我所用,创造体现当代美的表现手段,赋予京剧鲜明的时代特色,让京剧这一国粹真正得到发扬光大。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将京剧这一国粹发扬光大?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是对“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如果能够弘扬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己及人,建设一个更加太平、繁荣的世界,蒋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在今天我们应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为解决世界问题更好地发挥作用。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而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惊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的必要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