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迫切要求。 A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实施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本市是农业大市丘陵山地较多的实际,政府鼓励农户规模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薄皮核桃、大樱桃、圆铃枣等经济作物,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产品深度加工后通过电商物流热销全国各地,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政府市场化运作,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文化和生态环境、科技推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实行差别化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了一批文化遗产、红色记忆、民俗表演、生态采摘、特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深化改革中,政府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农村提供政策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A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文化价值。
|
2. 难度:困难 |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写下《乡愁》这首诗的台湾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病逝。余光中逝世的消息在朋友圈里被疯转,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其直接原因是那首《乡愁》被大家广泛认可。该诗从内在情感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性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和历史感,既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又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民族愿望。有网友留言称,“一个流着中国人之血的一代诗人,他的中国乡愁,令人怀伤不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余光中的逝世引起海峡两岸人民广泛关注的原因。
|
3. 难度:困难 | |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客、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英雄不容亵渎、先烈不容诋毁。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 《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出,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明确不得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不得侵占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不得破坏、污损纪念设施等。 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英雄烈士不仅以其顽强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更以其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充实了民族的精神殿堂。透过长征将士,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走近抗战军民,人们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读革命故事,人们更深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历史之问,无论任何时候,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
|
5.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文化领域在这一新变化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文化建设“精气神”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断加快,但是品质不高、文化创意含量不足、文化精品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秉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的思想,文化精品的创作必须以人为核心,繁荣文化精品创作与生产;积极探索文艺创作的新途径,拓宽艺术繁荣的新思路,擦亮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艺品脾活动;加快各级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群众文艺阵地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群众文艺设施阵地网络,根据群众文艺特点,积极发展群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武术、书法、摄影、文学等群众文艺团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如何适应新时代下文化领域发展的新要求。 (2)文化扶贫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请就教育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为某村委会进行文化扶贫工作设计三条动员标语。
|
6. 难度:中等 | |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
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正在释放对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过去的2017年,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创作了一系列制作精良、底蕴深厚、格局宏大的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在“精准对接大众文化需求”上进行了一次次成功的探索。这些节目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将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大胆采用最时尚的舞台元素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生动演绎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引领整个创作风向从“娱乐喧哗”走向“人文静美”,节目一经播出,收视率居高不下,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类节目如何才能赢得收视与口碑双丰收。 (2)受主流媒体的影响,各地高中学校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说一说开展这一活动对高中学生的意义。
|
8. 难度:困难 | |
央视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明星演历史小剧场,博物馆长亲自解说,展现历史器物之美与背后的故事。 节目里介绍了号称千年不锈的越王勾践剑,立刻让收藏该剑的湖北省博物馆游客暴增,展示柜四周人潮没断过。而与文物的前世故事相比,文物的今生故事也成为亮点。博物馆志愿者、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人员……都加入了文物今生故事的讲述,让文物更好地活在当下。随着人们对文物的持续关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一股文化遗产热潮正在兴起。 节目组通过丰富多元的视听手段、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传达给每一位电视观众,让精致的国宝与精心的创作叠加,最终以融合纪录片、真人秀、综艺等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了起来”。《国家宝藏》将是弘扬民族文化自信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成为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电视台的扛鼎之作。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喊话网友:“希望大家像我一样喜欢《国家宝藏》。”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积极响应。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宝藏》创作和播出的文化意义. (2)故宫“网红”院长喊话网友:“希望大家像我一样喜欢《国家宝藏》。”你将怎样积极响应?(至少写出两点)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某村,原来是一个农业村,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如今已经变身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模范村。 该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注重文化建设。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当地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图书室,服务乡村居民。把原来散居的村民集中安置到新小区,定期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善行义举榜”等评选活动,举办书画、健身、老年学习、文艺表演等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推进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建设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既使村民增强了生活幸福感、焕发了建设积极性,也为乡村旅游打造了一张文化名片。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该村的做法对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2017年11月,“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颁奖仪式在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举行,德化瓷再次成为中外交流的纽带。德化白瓷的瓷质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光线照耀可映见指影,叩声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链然作响,胎釉亦有美妙质感,也正因材质的特殊性以及可塑性,德化白瓷在艺术表现上具有许多独特性。 “传统的技艺更需要新元素的润养。”艺术创作就在于特有的东西有不一样的成品展现。只有新的元素、新的形式,才能真正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对于德化瓷的创作亦是如此,因此在不少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眼中,除了沿承传统,德化白瓷的创作还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德化传统的白瓷不管是艺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已几近极致,传统要与新元素结合,才能保留和延续原有的韵味,让艺术永久传承下去。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传统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里继续传承下去。 (3)请为“农村振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八年抗战”的说法在日常宣传及诸多影视剧中由来已久。“十四年抗战”这一说法也在建国初就出现并长期存在。有学者表示,只说八年抗战,会把中共领导的东北抗联抗日排除在外,将民众自发抗战排除在外,也将抗战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排除在外。也有学者表示,“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真实地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2)请你以“怎样擎起理想信念的火把”为主题,写两句心里话告慰抗日英烈。(15-30字)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请撰写两条激励青年学生在奋斗中放飞自己青春梦想的两条励志标语。(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40字)
|
12.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材料三乡村振兴,文化同行,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使命。村庄的文化,是村民心灵的家。它呼唤文明乡风的培育;它要求传统优秀文化的梳理;它期待本土文化的传承、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未来文化的开创。当乡村农业的生产和观光组合为共同体,当民谣在傍晚时分开唱,当民俗故事惊艳上演,这时候的乡村,已经面向泥土,春暖花开。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做到“乡村振兴,文化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