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柏拉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下列选项中与柏拉图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 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B.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D. 古今易俗,新故异备
|
2.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和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D.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
3. 难度:中等 | |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④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哲学精神指引”说明 ①哲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②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真正的哲学决定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更新和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新时期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多个阶段的尝试,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属于唯物论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A. ①→④→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②
|
8. 难度:中等 | |
“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不多也不少,不急也不躁。”网络上在谈及美国总统奥巴马缺席“九三阅兵”时这样说。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
9. 难度:中等 | |
2018年3月,我国空间科学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圆满完成3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年底公布首批科学成果。由此可知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
10. 难度:中等 | |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人在一生中思想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 个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B.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 个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D. 作为认识基础的灵感稍纵即逝
|
11. 难度:中等 | |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 ①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它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旧的哲学不认同 ④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2015年6月份,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实施空中、地面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全省多个地区降下中到大雨,有效缓解了前段时间旱情。这说明 A. 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B.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 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D.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
13. 难度:中等 | |
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①认识到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②看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③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④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 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 事物是静止的
|
15. 难度:中等 | |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A. 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B. 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 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D. 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
16. 难度:中等 | |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③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首要手段,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进。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美观,将适宜本地栽种的乡土树种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豹子”,却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哲学原理是 A.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B. 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命令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 C.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D.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18. 难度:中等 | |
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
19. 难度:简单 | |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得出惊人发现,光线也能扭曲物质。在一片漆黑的实验室中,科学家将纳米粒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带状,纳米粒子带最初是扁平的,但在光线照射下,它们最终发生扭曲,呈现螺旋形状。述事实主要说明了 A. 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活动 B. 正确的意识能改变物质的原有结构 C. 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 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20. 难度:简单 | |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
21. 难度:简单 | |
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 A. 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 人们的想象,因为网络语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 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22. 难度:中等 | |
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普陀》最打动人的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限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2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①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④我思故我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4. 难度:中等 | |
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 A.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 规律既能被创造,也能被消灭 C. 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26. 难度:中等 | |
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这说明 A. 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B.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
27. 难度:中等 | |
2018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④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
28. 难度:中等 |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这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 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D.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29. 难度:中等 | |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①文学世界中“情”与“理”是直接同一的 ②文学世界中“无理”依据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有理” ③文学创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其独特方式 ④文学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30. 难度:中等 | |
2018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广东深圳考察社会管理工作。他强调,发扬特区精神,大胆探索实践,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全国当好排头兵、闯出新路子。强调发扬特区精神,是因为 A. 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 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31. 难度:中等 | |
下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32. 难度:中等 | |
下边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A. 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D. 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33.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雷电崇拜,起自上古.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材料二数百年来,球状闪电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2012年10月15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组已经揭开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约翰·洛克指出:“闪电击中地面,照亮天空后,会留下一条由带电拉子或离子形成的长长的尾巴。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会在ROW结合在一起,但剩余离子会迅速移向地面,这种离子越积越多,就会产生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
34. 难度:简单 | |
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以及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35. 难度:中等 | |
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人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据此,有人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
36. 难度:中等 | |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2018年1月7日,活动的发起方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了2018年“地球一小时”的两大变化:首先,地球一小时的核心主题不再仅仅是气候变化,而是更广泛的可持续环保行动;其次,除了熄灯一小时外,“地球一小时”活动还从号召大家响应环保,变为动员个人和社会团体自发为环保做出一个行动改变。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除了遏制全球变暖,还有哪些行为可以助力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2011年地球一小时主题发生改变的原因。” 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
3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有关部门透露,201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因此,这样的就业政策能缓解我国当前趋近的就业形势。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公元前3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宋代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设置市舶司向日本出口丝绸,明代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