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8年月13日至20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是东西方哲学家追问内心、寻求知识、展开思索的原初起点,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哲学领域的重要议题。本届大会的5个分主题,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 ③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从唯物论看,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 ①凸显了实践活动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直接现实性 ②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做到客观实际与主观意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 ④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航道,正在成为各国极力争夺的科技制高点。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工程师们已经创造出多关节机器人,有些机器人具备可以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系列传感器,并能控制这些关节从而越过行进途中的简单障碍。因此有人认为,机器人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承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综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③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源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
5. 难度:中等 | |
袁隆平院士领军的“海水稻”团队宣布去年的成绩,其中一种水稻材料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超出预期的300公斤。但也有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与“海水”无关,利用“海水”宣传是“浮夸和误导”,丢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从双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浮夸会阻碍科研的发展,这是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②认为取名关系到科研的成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争吵不能判断对错,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双方的辩论加强对真理的认识,这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成语与漫画(作者:石松涛)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B. 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C.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D. 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
7. 难度:中等 | |
2018年4月13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道,随着科学卫生的进步,科学家对人体的认知越来越多,现在科学家称,人体只有43%的细胞属于人类,而其他的部分则是由非人类的微生物细胞群组成。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可能改变人们对许多疾病和过敏等一系列情况的认知。同时,由此可能研发出对疾病变革性的新治疗方法。这一事例表明 ①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②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要解决主要矛盾,发挥新治疗方法在对疾病变革性的主导作用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②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城市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这需要我们 ①明确发展的永恒性,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②把握发展的阶段性,促进城市发展质的飞跃 ③包容发展的曲折性,走城市迂回发展的道路 ④承认发展的连续性,把握城市发展基因的文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国内某博物馆的一个大型展览汇集了众多精品,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但展品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与关联,展品铭牌上也仅简单地用文字写出名称、年代、出土地点,像是把库房搬到了展厅,让观众看不出头绪,提不起观赏的兴致。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物展览的规划设计需要 ①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用特定主题把文物串联为有机整体 ②坚持联系的观点,讲好展品故事,增强展览知识性和趣味性 ③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汇集更多文物精品以吸引观众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把重点文物摆放在瞩目位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 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B. 既要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相对性 C. 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 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
12. 难度:中等 | |
对企业来说,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哄抢市场份额,依靠数量而非质量获利的营销方式已很难立足。各家企业对于自己产品的定位、分层和细分市场将会更加明确。不同市场不同需求,从高端到低端,从国内市场到海外市场,各家企业将会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侧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贪多嚼不烂。这一论述蕴含的哲理有 ①要否定传统营销方式,以适应经济新常态 ②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钱钟书先生说过:“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透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入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钱钟书先生的观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事物的属性会随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②人们的主观感觉会因为个人阅历而不同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做出合理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九大从全局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在随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三步走部署。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关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补齐短板。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分析乡村的振兴对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有何意义。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对广东为全国新时代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寄予了殷切希望,提出了明确要求。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倡导“时间就是金钱”,主张“效率就是生命”,打破职务“铁饭碗”,废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广东先行先试、敢闯闻试敢议,不仅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发展奇,还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神州,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篇章,彰显了亿万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改革在很多领城进入了深水区,仍然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唯有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沙险难,勇于突破利益国化的藩篱,才能激发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中国航船驶向更加开阔的水域。 (1)广东的改革开放探路实践证明,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的原因。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家根据社会状况,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的第七次修订。此次个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便民、惠民、利民,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设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三是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以现行工薪所得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扩大3%、10%、20%三档较低税率的级距,25%税率级距相应缩小,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保持不变。四是推进个人所得税配套改革。推进部门共治共管和联合惩戒,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法律支撑。 此次个税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实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他涵盖到了居民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方面,专家指出,此次个税改革较好地兼顾了公平和效率,一方面相关支出得到合理扣除,减负力度明显;另一方面,具体操作力求简便易行,方便纳税人缴税,总体上让个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纳税人在享受减税红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国家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