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形成向善向上的社会风尚 ②文化能够支撑、制约人们的行为 ③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人们心灵的滋养 ④中华文化折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传递人们的内心情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 难度:中等 | |
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①“家”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师傅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这表明 ①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儒学在17和18世纪的法国导致了“精神的革命”,“使得整个西方世界逐渐地再次朝向了东方,走向了民主”,伏尔泰竟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做诗赞美:“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材料表明( ) ①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③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 难度:中等 | |
“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这种差异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环境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中华年文化的内涵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三十万洋弟子,一位大宗师。陈氏太极源于道,承于先祖,从前秘不示人,如今传播海外。音乐韵律,哲学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他让国粹走出国门,开创了功夫传承文化新境界。”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掌门人陈小旺获得首届“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称号。这说明( ) ①文化传播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②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文化的创新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④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源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
9. 难度:中等 | |
提笔忘字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常见的“失忆症”。最开始只是手和笔感觉陌生,笔和纸开始疏离,最后发展到不仅是提笔忘字,甚至是心中似有千言万语,但提笔却只余“呵呵”。改变这种状况,需要 ①发挥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之魂的作用 ②创新发展汉字,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重视教育在传承汉字中的独特作用 ④挖掘汉字意蕴丰富之美,书写汉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清明节作为一个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的累积给了它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它内涵。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对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传统习俗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②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③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社会心理因其稳定性一经形成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11. 难度:中等 |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能够开启人的智慧,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优秀的传统经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优秀的传统经典是民族生产发展的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在饮食风味上,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饮食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 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 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 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 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
14. 难度:中等 | |
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将于2019年9月7日晚在古隆中草庐剧场举行。开幕式文艺演出采用全新的艺术手法,创作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全面展示“三国文化”和襄阳“山”“水”“城”的韵味,串联特色艺术瑰宝,呈现上也加入了很多生活背景和时代元素,以展示襄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 难度:中等 | |
《史记》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书典籍 A.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 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D. 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唯一体现
|
16. 难度:中等 | |
香港、澳门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要利用香港、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港澳多元文化共存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②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④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同研究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起来,使之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这说明,深入研究五四精神( ) ①有利于更好传承五四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能够揭示五四精神的实质,使之成为文化自信的源泉 ③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掘其时代价值 ④需要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现状,重新赋予五四精神以新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激励科学家群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意见》正是要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优良学风的涵养,促进科学家群体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对科学家精神的正确认识是 ①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精神 ②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③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力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家精神的主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尽管时代有异,挑战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坚定的志向依然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始终不忘初心 ④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2019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强调,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这是最深沉的凝聚力、最深情的牵绊,更是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増进和平统一认同的最大助力。中华文化已经渗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骨肉,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材料 ①表明了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了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 ④印证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12月18日,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充分肯定他们在历史条件下做出的正确选择。100个名字涵盖了我国农业、工商业、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各方面,见证了40年来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坚定前行,党的正确领导起到决定性作用。除此以外,各个行业不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有他们的出现,给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国人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并结合材料说明表彰改革开放突出贡献者的原因。
|
22. 难度:困难 | |
2019年4月,中国将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3月,中国与意大利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成为首个G7集团成员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卢森堡、牙买加也相继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国与127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3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5年来,正是“一带一路”这种平等性、开放性、普惠性的特质,为东西方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赋予新的时代风格,是东西方文化和谐共生相互融合。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相互融合?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2日,以“织言秀语”为主题的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惊艳亮相。此次展览精选出贵州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和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新的设计理念,把传统非遗元素嫁接到新的民间工艺产品中,以体现中国纺织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展区的设置也十分有特色,创新性地融合了水族、苗族、布依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的非遗特色,体现出民族的融合、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这对推动“非遗活化”很有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不仅传承了知识和技艺,更传承了文化和精神,为各民族、各地区提供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情感持续。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既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历史与文化,更重要的是用新视角、 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改革创新,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工业产品,让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专门保护和推广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正确的选择。
|
2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9年5月4日,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呼“民主”、“科学”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开启了现代文明,唤醒了广大民众和青年的觉醒,发动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启蒙,点燃I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最重要的核心,目的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广大爱国青年继续弘扬五四精神,为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努力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意义。 (2)假如学校要开展以“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为主题的黑板墙报比赛,请你为本班黑板报拟定两个小标题,并说出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