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面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
2. 难度:中等 | |
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 ①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中国谜语大全》上有这样一个益智谜语,“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打一字,谜底:米)。这充分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 D.拆字法谜语源于人类的智慧
|
4. 难度:中等 | |
节日,是时间的隘口,更是心灵的驿站。每逢中秋,人们常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了春节,人们常会感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文化就这样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
5. 难度:中等 | |
近几年,在社交网站出现了许多仿成语形式的编造词,如根据“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喜大普奔”,根据歌词“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提炼而出的“人艰不拆”等。这些语义难懂、形式生硬的编造词借助网络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网络编造词不断产生并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 ②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创新应该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 ④文化创作的成果应真正满足实践需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 难度:中等 | |
在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今天,南京市级文保单位——“南京颜料坊49号”,却在2015年3月8日下午3时被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公然炸没了,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此,你认为 ①文化遗产必须保护,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毫无意义,因为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文化遗产可有可无,因为它会妨碍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④文化遗产必须保护,因为它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7. 难度:简单 | |
时至今日,大多数国人对科学的理解仍停留在实用层面,强调的是科学的认知功能,科学精神还未真正沁入人们的心灵。为此,有识之士一直提倡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从《文化生活》中涉及的角度看,弘扬科学精神是因为()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C.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8. 难度:中等 | |
中法是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成为两国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原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已成为世界各国“以文会友”、相知互学的典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繁荣 B.承认文化多样性,要从根本上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成果
|
9. 难度:困难 | |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0. 难度:中等 | |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讲话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技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1. 难度:中等 | |
《红楼梦》提到:“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借鉴这一说法,文艺作品创作应该 A.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复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B.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以恰当的形式奏响主旋律 C.顺应市场潮流,创作大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D.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不必追求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性
|
12. 难度:中等 | |
南京青奥会期间青奥村共建了205个文化小屋,展示了五大洲的多元文化。在中国文化小屋,外国运动员们可以拿着毛笔体验中国书法;在瑞士小屋,你可以设计“世界名表”;在俄罗斯小屋,你可以领略伏尔加河“流过”一屋的灿烂。文化小屋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也促进了世界各国青少年间的交流和沟通。这表明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塑造人 ④特定的文化活动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齐白石的一位朋友曾给他写信说:“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 ①艺术创作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文化 ③要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艺术创作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14.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选项与这一思想最贴切的是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15. 难度:中等 | |
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的形式
|
16. 难度:中等 | |
《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风趣等特点,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它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唤起大家对山东这片热土的热爱,唤起大家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优秀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④不同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7. 难度:中等 | |
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 ④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
18.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是要 A.加强对文艺市场的监管 B.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C.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19. 难度:中等 | |
《蒙古·传说》以现代舞融合民族舞,借鉴欧美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混搭多媒体技术,再现了蒙古族的婚礼、迁徙、庆祝及战争场面,上演了一曲清新的“跨界”民族风。《蒙古·传说》“跨界”之举取得成功说明 ①运用现代科技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潜移默化是传统文化的特征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特色,又应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是这样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D.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
21.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某班同学就《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们》等韩剧在大陆热播的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同学认为:“韩风劲吹”使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应该禁止包括韩剧在内的国外电视剧在中国播出;乙同学认为:韩剧的热播,应该引起我们国家文化工作者的反思,一部好剧并不是闭门造车所能写出来的。 材料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的理解。
|
22. 难度:中等 | |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一: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创办至今,中国孔子学院建设已走过10年历程,先后在全球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中外双方真诚合作的结晶,是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的一大创举。孔子学院开办到哪里,就把沟通、了解、和谐、友爱的种子播撒到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汉语和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国,又把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引入中华大地,书写着中外人文交流的绚丽篇章。 材料二: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总结了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意义,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发挥民间往来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建立孔子学院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
23. 难度:中等 | |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