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由此可见 A.爱智慧是人的本能 B.生活需要智慧 C.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 D.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科学
|
2.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A.哲学总是不自觉地影响着生活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学习哲学可以使人更聪明 D.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3. 难度:中等 | |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哲学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的学说 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学说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②④
|
5. 难度:中等 | |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
|
6. 难度:中等 | |
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与本原 B. 都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C. 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 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
7. 难度:中等 | |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物在心中。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该观点 ①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②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表现 ③认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 ④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 难度:简单 |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问题 ③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
9. 难度:中等 |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
10. 难度:中等 | |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了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巴斯葛;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和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对各类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 B.具体科学的进步限制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的发展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11.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任何哲学都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 ③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辩证法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
13. 难度:简单 | |
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下列说法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了对世界的新一轮的殖民扩张 ③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国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思想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 ①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统一 ③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5.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发行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突破600万册。国际社会争相阅读这本书的背后,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的强烈愿望,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映照。该书的畅销印证了( ) ①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②马克思主义正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思想武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代替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6. 难度:中等 | |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雷同”现象,新华社撰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D.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
17.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一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18. 难度:中等 | |
“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③要正确把握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9. 难度:简单 |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引用了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名言,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④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2016年11月14日晚,中国多地迎来“超级月亮”,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月亮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我国国家天文台提前12日准确预测了这一天文奇观。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③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物质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1. 难度:中等 | |
农业部发布的消息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呈现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市场供给总体平稳,二、三产业量效齐增的局面。这表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 难度:中等 | |
据机构研究,我国购房主力人口将于2015年达到峰值,并将从2018年开始趋势性下降,我国房地产业将告别数量型增长。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3. 难度:简单 | |
福州城,四面环山,闽江、乌龙江穿盆地而过,城内水网密集,每年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吹散暑热,这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编制完成的《“生态福州”总体规划》中,福州市将设计10条城市风道,依托内河水网,将海上季风引入城内各处,以达到更好降温、除霾、改善大气质量的目的。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和创造规律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每次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主观的
|
24. 难度:简单 | |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载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对接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25. 难度:困难 | |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材料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 (2)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
26. 难度:简单 |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指导思想。 结合材料,从哲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角度谈谈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
27.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 (1)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是因为时代具备了哪些条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特征?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