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份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的重要表征。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改善通行秩序,减少交通事故,云南省昭通市深入开展“我参与,我遵守”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共创文明交通环境。该市的做法是基于

①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校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活动、以“仁者爱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活动、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充足养分和精神食粮,该校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众多动听的歌曲通过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走进了千家万户,陶冶了人们的性情。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功能       

②文化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④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曾经囿于一方的黄梅戏、正字戏、白字戏等方言戏剧借助网络广泛传播,观众们在唱腔、功力等方面是“外行只看热闹,内行想看门道”,在唱词内容方面往往是“本地人会心一笑,外地人莫名其妙”。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融合

④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2019年3月“感知中国,意在巴黎”中国美术精品展在巴黎举办。展览聚焦中法艺术百年交流的历史,展示了刻载着历史印记和洋溢着新时代艺术创新精神的中国留法名家作品,中法人们在欣赏佳品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心。本次展览

①让更多法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激荡与交融

②通过讲述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中国艺术的共享与传播

③创新了文化交流的途径,推动了新时代中法艺术合作

④使中法文化交流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引领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评论:“金庸的武使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

①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大众文化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已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某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的苗绣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中国苗绣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商业贸易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④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每年秋分日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乡村振兴新面貌,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党中央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基于(  )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使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

①源于实践,又促进文化

②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③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④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当前,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媒介获得信息,各种类型的媒体为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也不停为消息注水,消费主义和娱乐诉求冲击着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唯点击为王”的利益驱使下,内容娱乐化、“标题党”、虚假新闻炒作等现象泛滥。这告诉我们 (  )

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丰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④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反对通俗、娱乐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世界上有20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此,必须( )

①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促进民族的和解与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地球文明

④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09年,中外公司合作启动3D版动画片《大闹天宫》项目,面向全球市场开发中国经典艺术形象孙悟空。业内人士指出,“米老鼠从天而降,我们的孙悟空则腾空而起”。我们希望“孙悟空有一天能说英语、法语、俄语、日语……变成一个全球的孙悟空”。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文化越具有民族特色,就越可能具有世界性

②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各国文化将逐渐趋同

③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发展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只有借鉴外国文化,才能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创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93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努力有时不会那么轻易地给予你回报,在一切变好之前,总要经历一段辛苦又迷茫的时光,这段时间或许很长,所以请耐心些,你想要的未来终将到来!”有位老师每天早晨都会编一段满含正能量的话到微信朋友圈,那些已经毕业散落在各地奋斗的学生每次看到都备感鼓舞。这表明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②文化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7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传承传统文化

①应认识到继承是发展的基础,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要不断推动文化传播内容、手段、形式的创新       

③要充分发挥百家讲坛等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       

④要尊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俗曲反映了过去我国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人们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我国北方至今仍有过小年的传统。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③民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据此回答问题。

1.对中国礼仪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是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民族和国家

④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可以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但是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今天我们应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这就要做到

①顺应社会生活变迁

②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③承袭的基础上改造

④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这是基于

①教育能够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传承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当前实现优秀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教育对人的教化和培育始终发挥着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传承着文化和历史。然而,这些穿越千百年、印刻着历史记忆的“说书人”,有的被不断加快的城镇化浪潮推倒,有的因村庄人口流失而破败坍塌,令人唏嘘。我们要保护这些古村落,因为(  )

①保护古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③保护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古村落是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市在发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汲取传统乡贤文化的精华,抛弃其落后因素,并赋予其当代文明因子,创造出充满乡土情怀和时代气息的新乡贤文化。这表明,文化创新

①应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②不能一味摒弃传统文化

③应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④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将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三科统编教材以不同方式强化了“劳动光荣”的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讲述“工匠精神”“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阐述“劳动精神”的内涵、意义。语文教材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了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历史教材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介绍了隋朝工匠李春、“铁人”王进喜等人物;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编入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人类劳动工具与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1)“劳动光荣”入教材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意义?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加以分析。

(2)班级举行“劳动光荣,我在行动”主题班会,请就此列举两条措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国产电影要在公共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保持高水平的艺术水准,借鉴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对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各种现实社会题材资源给予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注意研究国际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观影心理,既注意到差异性,更注意到共同性,引导和培养观众的中国式审美,寻找与世界观众审美的契合点。这就要求中国电影人在创作中秉持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运用正确的国际文化传播策略,塑造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和国际性的中国新形象。

运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坚持国际视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一档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升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质量为宗旨。节目采取电视竞赛的形式,展现我国诗词爱好者的知识底蕴和个性风采。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髄,蘊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与形式,诵读经典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工作。

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诵读、理解古诗词的文化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