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有利于 A. 消除收入差距 B.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 实现同步富裕 D. 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 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尽量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③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演讲中用“大海”妙喻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骤雨。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互利融通,建构内外联动格局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均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难度:中等 | |
2019年3月28日,世界最大循环经济试验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在青海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茫崖市等7个地区同时启动今年首批项目开复工仪式。项目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绿色发展 B.创新发展 C.协调发展 D.开放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介绍了我国十八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探寻过去五年中国发展的密码,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朝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可见,新的发展理念: ①是对以往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根本性变革 ②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遵循 ④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其中要坚持的主线是 A.转变发展方式 B.优化经济结构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转换增长动力
|
7. 难度:简单 | |
倡导“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因为 ①我国资源占有总量和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④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与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落实这一要求 ①旨在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新动能 ②旨在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④有利于把内外联动作为东北振兴的根本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9. 难度:中等 | |
2019年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因为 ①发展实体经济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③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④实体经济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 难度:中等 | |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属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降费减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 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③实施农业反哺工业方针 ④实施扶贫同步富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2. 难度:中等 | |
小琳的父亲是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工资1万元;母亲是外企的财务人员,年薪20万元;叔叔开杂货店,月收入8000元;姑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有机蔬菜,收入也不少。以上收入属于通过按劳分配方式取得的有 ①父亲的收入②母亲的收入③姑姑的收入④叔叔的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初次分配中国家应该 A.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B.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C.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D.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14. 难度:中等 | |
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原来的500万元/人提高至800万元/人,并且奖金全部授予获奖人个人,其他奖项也把奖金额度提高50%。提高科技人员奖金额度是基于 ①按要素分配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②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机会均等、改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三个方面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可行对策。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的措施有 ①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②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健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6. 难度:中等 | |
2019年除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15连涨”之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也有望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属于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
17. 难度:中等 | |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于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无偿形式为主的物质帮助。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均已实施社会救助制度,下列属于社会救助范畴的是 ①上下班交通补贴 ②失业保险金 ③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④廉租住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党和国家不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以下举措有助于促进居民提升获得感的是 A. 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高质高价商品 B.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持续上涨,生活成本上升 C. 医疗水平提高,经济增速放缓 D. 政府积极扩大就业、减贫脱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19. 难度:简单 | |
生病、车祸、失业等不可预测事件往往会使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陷入困境。下列选项中能够帮助家庭抵御上述风险的是 ①健全的金融体系 ②有序的企业竞争环境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0. 难度:困难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中央出台一系列举措,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消除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经济同步发展 ④“兜底线”要增加特困群体的救助,提高最低保障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1. 难度:中等 | |
东部某市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循环经济,把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走出了一条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该市切实做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生产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结合材料,分析该市打造循环经济的做法与成果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23. 难度:中等 | |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结合材料,分析“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是如何增进人民福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