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20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专题训练(五):垃圾分类、绿色生活与美丽家园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各地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管理举措。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足,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以及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造成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客观条件的不足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条件

③要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并指导垃圾分类的实践

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近年来,为了破解“垃圾围城”困境,上海通过地方立法推进垃圾分类,在一连串新举措的带动下,公众开始接受、参与垃圾分类,上海社会各界关于完善垃圾分类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宣传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和热心市民。这一现象进一步佐证了(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反映

C.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上海的生垃圾分类步入强制时代。上海市政府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以来,加快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已完成1.3万个分类投放点改造,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处置利用能力稳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举措体现了上海市政府

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扩大权力范围

②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宗旨

③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切实履行职能

④加强社会管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推进,从2019年开始,上海市很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新学期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引进校园,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自主课程的开发紧密结合,让垃圾分类成为必修课,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生活习惯。这种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

②文化建设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价值观形成后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④垃圾分类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垃圾分类是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标志,为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推广教育,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我市开展了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开展这一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影响人,文化氛围塑造高素质的人

④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重在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开始正式实施“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广大市民对分类垃圾桶的需求增加,分类垃圾桶价格大涨,这有利于促进分类垃圾桶生产企业的发展。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目前,“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及讨论的热门话题,各地通过宣传示范、做小游戏、在街头小区展示垃圾分类的标语等多种方式,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居民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进一步美化了环境。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

③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各个城市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管理举措。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都造成了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重要条件

③只要能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就能指导好垃圾分类的实践

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新虹街道以社区治理为抓手,开展“21天家庭源头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行动”,培育强化居民环境责任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居民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治理能力,推进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材料体现了(  )

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不断提高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某地市政府将在该市农村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乡镇)运转、市及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形成村湾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分类后就地减量,果皮、枝叶、厨余等可腐烂垃圾就近堆肥。该体系

①合理有序地发挥了户、组、村、街等在环境整治系统中的作用

②根据实践的需要建立了新联系,实现了各类垃圾向资源的转化

③在具体分析各类垃圾不同价值基础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④积极促进量的积累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质的飞跃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9年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精品园艺,展示出园艺、城市、自然与纵类和谐相融的画卷,呈现出世界范儿、中国风的园艺盛宴,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尽享园林之美与异域文化之妙。由此可知

①各国园艺文化在园艺博览会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②人们徜徉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③中国园艺具有其他国家园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园艺博览会确立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这一办会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①园艺建造是自然生态见之于主观心灵的过程

②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人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改造自然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北京世园会于2019年4月29日拉开帷幕,各参展方在展示自身特色的同时,品鉴全球植物与园艺精品,互通发展经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各参展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

A.是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

B.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遵循了客观规律,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D.有利于我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升价值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7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

①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②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美丽家园的渴望。这一提法()

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

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

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代表庄木弟说,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国家实施的“三农”政策

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③实现农业反哺工业

④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防止乱贴小广告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某地市容管理部门变堵为疏,在小广告张贴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广告粘贴柱,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果将上述材料写成一则简讯,合适的标题是( )

A.倡导公民参与,实行民主管理

B.推进基层民主,保障公民权益

C.关注民生民情,改进工作作风

D.改进治理方法,共建美丽家园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尽管在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分类放置的垃圾桶,但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措施以及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垃圾分类更像是一道“选答题”,可做可不做,分类放置的垃圾桶常常成为摆设。

随着上海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这项由点到面、逐步启动的工作被纳入法治轨道,垃圾分类正在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且有些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指望通过立一部法就能移风易俗、毕其功于一役。实施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作。

(1)有人认为“人们长期形成了垃圾不分类的习惯,因此,垃圾分类的立法举措难以解决‘垃圾围城’难题。”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实施垃圾分类,需要打攻坚战持久战。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加以说明。

(3)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请你为如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提两条建议。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垃圾分类是提升人居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9年6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在全国逐步推行。”

Z县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县,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农村垃圾“五指分类法”。即是将垃圾细化分类为可腐烂垃圾、可燃烧垃圾、可变卖垃圾、可填坑垫道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同的垃圾有不同处理方法,比如可腐烂垃圾就地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统一运输,进行后续处理。通过“五指分类法垃圾处理模式”,该地农村产生的垃圾,由原来的每天217吨降至每天130吨,实现农村垃圾减量4%。Z县在垃圾分类方面创造好的做法与经验成为了全国推广借鉴的典范。

Z县是施行垃圾分类试点成功典范,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垃圾产量快速上升,“让科技照亮垃圾分类”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先行者的上海已将智能型垃圾箱房、垃圾品质在线智能识别等技术应用于垃圾分类工作中;建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平台运营后垃圾不分类将“难逃法眼”。随着科技研发和应用的不断投入,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回收效率和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让科技照亮垃圾分类”的做法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哪些要求。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做理智的消费者”角度,提三条减少生活垃圾的建议。

 

三、开放性试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不少城市把垃圾分类上升到“立法规划”高度,更加强调分类责任,未落实分类的单位和个人,将会受到更为严肃的处罚,堪称“史上最严”——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个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分类,从提倡走向强制,变化的只是手段,期待唤醒你的垃圾分类意识。

主动走向现代文明,需要克服一点成长中的不便,甚至痛苦。从“一扔了之”到像整理自家衣柜一样打理垃圾,便与不便之间无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垃圾分类一小步、人民文明一大步,为了山更青水更绿城市更美好,我们值得费点力。每个人都得明白一个道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需要我们自己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进发的路途当中的一个必经节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看似很小很细很具体,却是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作一次实质性测量。我们应该以足够的自信和投入,完成这场“测验”。

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实上,不仅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容缓。

(1)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然性。

(2)有人说,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如果你所在地区也实行垃圾分类,请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拟两条宣传标语。

 

四、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9日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如果生活垃圾简易堆放或者不当处理,会污染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等,导致出生缺陷、白血病和其他肿瘤的增加。近日,安徽省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安徽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四个方面分别明确了任务要求,要求推广使用清洁产品、用品,减少提供一次性用品,倡导绿色生活等。个人和家庭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提倡每个城乡家庭积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自觉习惯。

运用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分析我国进行垃圾分类的经济意义。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实现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共生共赢,我们应该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追求绿色发展繁荣

——追求热爱自然情怀

——追求科学治理精神

——追求携手合作应对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在上述五个“追求”中任选一个,从哲学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美丽家园”。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8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依据。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4月至10月,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举行。

在北京世园会建设中,中国馆的大部分展馆充分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的采暖降温能耗,同时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雨水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让“生态优先”的理念落实到每个细节。北京世园会采用循环节约型生态水系统、生态湿地净化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海绵园区,同时发展旅游、园艺花卉等产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体现。北京世园会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推动了世界园艺花卉领域的贸易与开放合作,促进了花卉园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此外,位于世园会围栏区内的村庄对原址进行整理,提升了设施水平和环境品质,展示了中国乡村的诗情画意。其余位于围栏区外的村庄,也已经就地提升环境品质,成为生态、生活、生产联动发展的美丽乡村。

北京世园会的主题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北京世园会建设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借鉴意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拥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维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装,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

(3)请就我们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