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迁安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面积辽阔,各地地理差异显著,综合地理位置以及自然、人文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河北省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有四大高原,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秦皇岛市位于:

A黄土高原西北部                  B华北平原东北部

C东北平原西南部                  D内蒙古高原西北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被称为“黄土地”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是指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B南方地区是指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

C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D南方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称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北京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其形成原因是(   

A.黄土具有直立性,较干燥       B.黄土具有黏性

C.黄土比较湿润                 D.黄土土质比较松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北大荒位于:

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位于:

A西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

A.塬         B.梁           C.峁        D.川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人多地少,过度开发破坏地表    ④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A.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

B.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C.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

D.退耕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让农民陷入贫困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形成原因比较盛行的说法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风化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及土壤的关系是:

A.植被覆盖率低,土质黏,水土流失严重

B.植被覆盖率高,土质黏,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低,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D.植被覆盖率高,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北京市市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  

A自然风光                  B民族风情

C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D革命纪念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关于首钢搬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首钢搬迁是为了首都环境质量         B首钢搬迁是为了减少北京市人口数量

C首钢搬迁是为了增强河北经济实力     D首钢搬迁是因为曹妃甸濒临沿海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13年1月份以来,北京多次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这是被称为“北京之魂”的老北京胡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2.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A.旅游消费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北京的环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属于此范畴的是(   

A.北京实现城区绿色覆盖率达到48%

B.北京市投入巨额资金将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市区

C.对重要旅游景点的古迹全部进行拆建

D.大部分场馆的建设将考虑充分利用太阳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具体表现在(   

A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B热量充足,降水较少

C热量较低,降水较少           D热量较低,降水丰沛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景观全部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A杭州西湖、颐和园               B苏州园林、古镇周庄

C苏州园林、中华世纪坛           D南京中华门、故宫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①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②名胜古迹众多

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④我国大城市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

A京津唐城市群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C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中原城市群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2)图中B、C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在                          一线,它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划分此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3)B区域的地形以                      为主,             原,②是        高原。地区的土壤颜色是             ,因此,人们常把地区称为              

(4)A区域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本区有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  _____,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              。划分A、B两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5)图中的两条大河均发源于               

(6)从耕地类型来说,B区主要是            ,C区主要是             。从耕作制度来说,平原地区是           ,C地区是            

(7)C地区民居屋顶坡度          ,B地区民居屋顶坡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A        B         山脉:C         D          E          河流:F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                                                         。人为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有                                (答出两点即可)

(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以及合理安排                     

(6)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点是                               

(7)古代的黄土高原地区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试举例说明黄土高原地区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哪些?(举出两个即可)并分析古代黄土高原地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