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九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09•鞍山二模)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 )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3•岳阳二模)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3•湖北模拟)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鉴别物质的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近来,“泔水油”事件频频曝光.食用这种油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因其中的主要危害物为黄曲霉毒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有强致癌性.现知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做法或说法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从H、C、Cl、O、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的化学式

(2)最简单的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2个铁离子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第三位的元素化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目前为抵抗西南大旱,党中央组织各级政府积极打井汲取地下水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为此我们还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1)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方法是

(2)地下水经过沉淀后,还必须对其进行消毒.我们通常使用漂白粉,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请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1) NaOH ( Na2CO3

(2) Cu (CuO )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请回答:
(1)从该图中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在t2℃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相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室制取CO2所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填字母),其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氧气时,使用B装置比A装置的优点是
三、解答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0年3月,洛阳伊川县一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人员伤亡惨重.
(1)请从燃烧的条件着手分析这次爆炸发生的原因.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的说说如何预防矿井内瓦斯爆炸.(答出2条即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CO和CO2是我们所学的两种重要的碳的氧化物.
(1)CO具有可燃性,CO2一般情况下,既不可燃也不助燃.请写出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
(2)利用二者性质的差异,可以区别它们.请写出两种鉴别它们化学方法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得利用题中二者的性质差异)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依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反应是否发生.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中伴有发光、放热现象______ 2P2O5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能说明二者确实发生反应的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2)某同学对上述实验设计产生了质疑.请简述他质疑的依据,并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反应.

manfen5.com 满分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Fe+3CO2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