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 |
2. 难度:中等 |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D.氮气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水 B.液氧 C.牛奶 D.冰水 |
4. 难度:中等 | |
广告词“儿童厌食,补锌是关键…”.这里的“锌”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
5. 难度:中等 |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了拯救生命,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
6. 难度:中等 | |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氧气验满 C. 液体加热 D. 量9.5mL液体 |
7.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
8. 难度:中等 | |
有一种融雪剂中含有硅酸钠(Na2SiO3),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
9. 难度:中等 | |
“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燃料燃烧时供给充足的氧气 B.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回收已生锈的废旧钢铁 D.将学生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10. 难度:中等 | |
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B.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前后,容器的总质量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容器的气密性良好,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向右移动的是( ) A.NH4NO3固体 B.蔗糖 C.食盐 D.NaOH固体 |
12. 难度:中等 | |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 |
13. 难度:中等 | |
欲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方案是( ) A.Cu、Ag、FeSO4溶液 B.Fe、Ag、Cu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
14. 难度:中等 | |
某一气体可能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测定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点燃气体,并将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组成情况最多有2种 D.组成情况最多有5种 |
15.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小华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铁→分子,氮气→原子,氯化钠→离子 B.气体的性质决定了收集方法,如:O2不易溶于水→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如:金刚石坚硬→用于划玻璃,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防毒面具,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于电池的电极 D.物质因组成结构差异,性质发生变化,如:CO与CO2→分子结构不同,生铁与钢→含碳量不同,红磷和白磷→元素组成不同 |
16. 难度:中等 | |
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氢以前的金属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X是金属时,Y一定是金属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
17. 难度:中等 |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许多信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有关.请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身份证”(见图),填写以下各图中横线上的空白.
→ → → → . |
18. 难度:中等 |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木炭还原氧化铜 . (2)生活中的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 |
19. 难度:中等 | |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原理是一致的.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 来检验. |
20. 难度:中等 | |
(1)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产生 作用. (2)不同的铁制品所采取的铁的保护方法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 的方法防锈,自行车的车身(即车架)常采用 的方法防锈. |
21. 难度:中等 |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为减少CO2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
22. 难度:中等 | |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 A.铜火锅 B.铜导线 C.铜钟 D.铜钱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序号)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他找来一块铜片,用砂纸打磨干净,然后分别在a、b、c三处滴上不同的溶液: ●在a处滴上稀HCl ●在b处滴上FeSO4溶液 ●在c处滴上AgNO3溶液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a、b、c三处,无明显变化的地方是 ; ②写出产出黑色斑点的地方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据此实验,你认为小明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来研究CO2的性质.图中三个集气瓶都盛有用紫色石蕊染成的干燥小花.用手挤压三个集气瓶上的胶头滴管,使其中液体滴在小花上.然后再向C瓶中通往CO2.他据此得出结论:CO2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与稀醋酸一样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1)你认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出这样结论严密吗?答: ,你认为如何改进他的这组实验,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是严密的?答: . (2)写出C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4. 难度:中等 | |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常见的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在通常情况下,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B、C、D为三种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 (1)写出反应A+X→B+C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写出反应D→Z的化学方程式: ; (4)气体M在反应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性.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实验均给出两步主要操作,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 ,后 . A.用手捂住容器外壁 B.将导气管插入水中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 ,后 . A.通入CO B.加热玻璃管. |
26.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B实验中的主要现象是 .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⑤在室内做实验 (4)F实验可说明 . (5)G实验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该实验说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 |
27. 难度:中等 |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②甲同学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如果他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③甲同学若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I、Ⅲ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8. 难度:中等 |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请细心观查表格和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第______次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毕;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表格中m=______g; (5)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