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 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社会经济发展
|
2. 难度:简单 | |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
3.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4. 难度:简单 | |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5. 难度:简单 | |
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已普遍使用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
6. 难度:简单 | |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
7. 难度:简单 | |
古代科举考试中,最早将进士科考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8. 难度:简单 | |
元朝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 ) A.科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
9. 难度:简单 | |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
10. 难度:简单 | |
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
11. 难度:简单 | |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推崇佛教外,还有( ) A.佛经浅显易懂 B.雕版印刷佛经 C.人们盼望安定 D.道教的流行
|
12. 难度:简单 |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 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
13. 难度:简单 | |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
14. 难度:简单 | |
学习了隋唐史后,几位同学做主题演讲,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奔向统一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15. 难度:简单 | |
许多城市正在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南宋时,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是( )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广州
|
16. 难度:简单 | |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17. 难度:简单 | |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
18. 难度:简单 | |
辽、西 夏、金三个政 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契丹、满族
|
19. 难度:简单 | |
“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里的“他”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文天祥 D.戚继光
|
20. 难度:简单 | |
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宣政院 C.市舶司 D.理藩院
|
21. 难度:简单 | |
宋朝时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这就是( ) A.勾栏 B.瓦子 C.坊 D.市
|
22. 难度:简单 | |
南宋时,有一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决,下面选项中,他不可能经历的是( )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喝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
23. 难度:简单 | |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终完成于(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24. 难度:简单 | |
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
25.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张玄素谏日:“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甚于炀帝远矣。”“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日:“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依据《贞观政要》等辑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 (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
|
26. 难度:简单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初年,唐太宗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材料二涉及我国古代哪项制度? 这种制度在哪个皇帝时正式诞生? (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唐太宗为这项政策作出了什么贡献? (3)材料所涉及到的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4)你认为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的强国战略有何启示?
|
27. 难度:简单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苏湖熟,天下足”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什么变化? (2)请说明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请结合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分析,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