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的诗句是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局面的描写。当时主要军阀有 ①袁绍 ②曹操 ③孙权 ④刘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2. 难度:简单 | |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
3. 难度:简单 | |
下边的示意图是( ) A. 春秋争霸图 B. 赤壁之战图 C. 人口南迁图 D. 三国鼎立图
|
4. 难度:中等 | |
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 A. 官渡之战击败袁绍 B. 基本上统一北方 C. 指挥赤壁之战 D. 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
5. 难度:简单 | |
有材料说一国“海船大的长20余丈,高出水面2.3丈,可载六七百人,装载物资可达500吨以上。”判断该国只能是三国中的( ) A. 魏国 B. 蜀国 C. 吴国 D. 晋国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项不是西晋的主要特点( ) A. 是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B. 是短期统一的朝代 C.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D. 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7. 难度:困难 | |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 “八王之乱” B. 定都洛阳 C. “七王之乱” D. 五族内迁
|
8. 难度:简单 | |
“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其中迁往陕西及河套地区的是 A. 鲜卑 B. 氐族 C. 羌族 D. 匈奴族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淝水之战的结果描述准确的是 ①前秦的统治瓦解 ②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④东晋的历史结束,南朝的历史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0. 难度:中等 |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反映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何处经济开发的情况? ( ) A.江南地区 B.江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城以北
|
11. 难度:中等 | |
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的粮食品种是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白菜
|
12. 难度:简单 | |||||||||
如下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
A. 改官制 B. 禁胡服 C. 通婚姻 D. 改姓氏
|
13. 难度:简单 | |
北魏孝文帝力求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下列成语最能贴切反映其改革的是 A. 移风易俗 B. 破釜沉舟 C. 标新立异 D. 见异思迁
|
14. 难度:中等 | |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 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D.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
15. 难度:简单 | |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16. 难度:中等 | |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出自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 A. 《缀术》 B. 《九章算术》 C. 《水经注》 D. 《齐民要术》
|
17. 难度:中等 | |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
18. 难度:中等 | |
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灿烂的人文景观,如“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书圣”的一段段佳话与传奇。“书圣”的代表作品是 A. 《离骚》 B. 《水经注》 C. 《兰亭集序》 D. 《洛神赋图》
|
19. 难度:中等 | |
该旅游地位于山西大同,导游介绍其第20窟的露天大佛(下图),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该旅游景点是 A. 龙门石窟 B. 西安兵马俑 C. 云冈石窟 D. 乐山大佛
|
2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材料二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 材料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前出师表》 (1)材料一中,曹操接受毛玠的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布衣”是谁?他联络孙权促成孙刘联军在哪场战役中大败曹操? (4)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到黄河流域。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材料二魏主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材料三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 (1)材料一中的“胡族”主要指的是哪些民族?这些民族的内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西晋被内迁的哪个民族所灭?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各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其中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哪些? (3)材料二与哪次改革有关?“魏主”改“拓跋氏”为“元氏”意图是什么? (4)材料三中这些生活情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些情景的出现与材料一、二有什么联系?
|
22. 难度:中等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上图): (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 (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示意图(下图): (3)依据上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4)填出上面图示中改革的著名人物。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融合怎样的关系?
|
23.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探究一:小明同学总结了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特点,请根据他总结的特点加以举例说明: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 。 (2)(文化)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孝文帝崇信佛教,他在位时大力开凿石窟,思考佛教广为传播的原因有哪些。而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则大肆毁佛。请思考“崇佛”“毁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探究三:这一时期政治割据,战争连绵,但文化却取得巨大成就,请归纳其中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