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年中考历史选择题汇编(世界史部分有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时代巨人。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他创作的《蒙娜丽莎》(如下图)之所以美主要是因为该作品         

A. 画像细致逼真,色彩调和    B. 取材打破传统,敢于创新

C. 主题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D. 反映了基督教文化的复兴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 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 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 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 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他的作品大胆揭露、抨击了教会的罪恶和愚民政策,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该作品是(   )

A. 《最后的晚餐》    B. 《蒙娜丽莎》

C. 《神曲》    D. 《奥赛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据表可知

航海家

国别

派遣国家

航行线路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道,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地是球形的

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A.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 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4—16世纪,世界发生剧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剧变是指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达·芬奇和哥伦布都生活在世界发生剧变的时期 

③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被发现”的时候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英国这种变化发生于

A.1640年

B.1689年

C.1783年

D.1789年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孟德斯鸠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明确地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一原则最早在下列哪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文献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吴晓波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共同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①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②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

③都对封建统治进行批评和否定 ④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评价很高,指出,这是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工人状况的第一个发明。恩格斯评价的这一发明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B. 凯伊发明的飞梭

C. 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    D. 富尔顿建造的汽船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三角贸易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分别是( 

A.欧洲、非洲              B.非洲、美洲

C.美洲、欧洲              D.欧洲、欧洲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 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 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

A.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B. 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D.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航程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奴隶贸易的猖獗

C.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美国的独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章西女王、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 使国家赢得了独立    B. 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

C. 沉重打击了美洲殖民者    D. 领导了反殖民斗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

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A. 农业的发展    B. 城市化进程    C. 战胜封建主义    D. 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  )

A. 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 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C.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 限制了总统的权利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直接作用是

A. 确立民主政体    B. 扭转内战战局    C. 避免国家分裂    D. 建立垄断组织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 使俄国摆脱丁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实行征兵制

C. 废除全国所在藩国    D. 允许土地买卖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五四运动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前提是保护农民的利益

B

葛底斯堡大捷

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

巴黎公社

世界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列宁在评价某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评价的这本经 典著作是()

A. 《人权宣言》    B. 《人民宪章》    C. 《法兰西内战》    D. 《共产党宣言》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今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诞生145周年。该战歌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诞生    B. 章西女王英勇战死    C. 巴黎公社失败    D. 十月革命胜利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马克思曾热情地称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巴黎公社( 

A.成立的历史背景 B.重要的历史地位

C.领导的公仆意识 D.失败的经验教训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C.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火药桶”位于下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

A. 德国、奥匈帝国    B. 法国、俄国    C. 英国、法国    D. 英国、俄国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15年初,俄国军医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    B. 士兵不惧怕死亡

C. 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    D. 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这事件就成为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波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

A. 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 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 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 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巴黎和会重构了四大帝国崩溃后欧洲的秩序,崩溃帝国中的“非战败国”是( 

A.俄罗斯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土耳其帝国              D.奥匈帝国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这种场景最先发生在(    )

A.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科索沃战争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C. 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  )

A. 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2016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发表500周年,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变为现实的是

A. 英国的宪章工人运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巴黎公社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特许权得益于苏俄实施的(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农业集体化道路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45. 难度:中等

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国民收入(%)

农业产值(%)

生铁产量(万吨)

规定指标数

应增102

应增50

1700

实际完成数

增加60

下降14

616

 

 

A. 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B.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 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D.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

A. 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B.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D. 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

A.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 国家干预经济运行

C. 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D. 遏制法西斯势力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 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 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 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D. 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70多个法案。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 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C.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

D. 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 恢复工业    B. 整顿金融业    C. 调整农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 对工业的调整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详细信息
52. 难度:简单

19405月,有一位领导人发表演讲时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此领导人是(     )

A. 张伯伦    B. 斯大林    C. 丘吉尔    D. 罗斯福

 

详细信息
53. 难度:中等

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的组成部分。“它”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详细信息
5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画中大炮上绘有英、美、苏等国国旗。画中文字分别是“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体现该宣传画“团结”主题的国际组织是

A. 同盟国    B. 协约国    C. 反法西斯联盟    D. 欧洲联盟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中国人创作的一幅二战漫画,下列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表明了法西斯集团已正式建立    B. 说明了反法西斯力量仍未联合

C. 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前景的失望    D. 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必胜的信心

 

详细信息
56.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会晤并发表共同宣言的国际会议是(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详细信息
57. 难度:简单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下列哪次国际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详细信息
58. 难度:简单

(题文)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  )

A. 全球化趋势加强    B. 两极对峙格局

C. 多极化格局形成    D. 一超多强格局

 

详细信息
59. 难度:中等

(题文)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

A. 敦刻尔克撤退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中途岛海战    D. 诺曼底登陆

 

详细信息
60. 难度:简单

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对德的军事行动,会后苏军发动的对德攻势是(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详细信息
61. 难度:简单

下图为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图。2016年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广岛时发表演说:“广岛和长崎并非核战争的拂晓,而是道义上的觉醒的开始”。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表明

A. 现代科技发展是人类灾难的根源    B. 一切战争的发动者必定会遭受严惩

C. 美国对广岛的核打击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D. 世界和平完全依靠大国的力量来维持

 

详细信息
62. 难度:困难

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出现时问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诺曼底成功登陆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④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详细信息
63. 难度:简单

二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规定可以出售军火,但要用现金购买,而且要自己运输.这一规定最有利于(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

 

详细信息
64. 难度:中等

下图资料取自于二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此文件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份文件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    ②文件中的台湾被日本所窃源于甲午战争

③该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④文件签署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65. 难度:简单

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

A. 经济援助

B. 称霸世界

C. 造福各国

D. 追求互利

 

详细信息
66. 难度:简单

下列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图一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

B. 图一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图二中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

D. 图二中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详细信息
67. 难度:中等

1962年8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正在修建导弹发射场。10月,U-2飞机又拍摄到导弹发射场的照片。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撤出所有导弹。10月底,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所有导弹,随即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

A. 美苏开始争霸

B. 美苏势均力敌

C. 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D. 美苏均做出让步

 

详细信息
68. 难度:简单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69. 难度:简单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当时世界:“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 (    )

A. 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    B. 美苏“冷战”对峙

C. 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    D. 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详细信息
70. 难度:简单

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

A. 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 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 是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纷争    D. 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详细信息
71. 难度:简单

本着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对2010年希腊发生的债务危机进行实质性干预的区域性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详细信息
72. 难度:中等

小明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使用统一的货币”等文字,他查的组织是

A. 世贸组织    B. 欧洲联盟

C. 联合国    D. 亚太经合组织

 

详细信息
73. 难度:中等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进行反封建民主改革    B. 充分利用外援

C.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D. 发动对外战争,扩大国际市场

 

详细信息
74.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     )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欧盟的成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75. 难度:简单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外部因素是(   

A.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

C.美国的援助和扶持             D.加强联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详细信息
76. 难度:中等

斯大林模式发挥过积极作用,又存在严重弊端。苏联国内,最早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推进改革的是

A. 赫鲁晓夫    B. 勃列日涅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详细信息
77.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东欧剧变实质理解正确的是   

A.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

 

详细信息
78. 难度:简单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美苏争霸    D. 苏联解体

 

详细信息
79. 难度:简单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战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该问题的焦点是(  )

A. 宗教冲突    B. 印巴分治    C. 巴以冲突    D. 石油争夺

 

详细信息
80. 难度:中等

1960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该宣言通过时,仍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或地区是(     )

A. 巴基斯坦    B. 埃及    C. 古巴    D. 纳米比亚

 

详细信息
81. 难度:简单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A. 英国国旗    B. 法国国旗    C. 西班牙国旗    D. 美国国旗

 

详细信息
82.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逐渐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详细信息
83. 难度:中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其中的“破坏”主要是指(    )

A. 美国利用优势干涉他国内政    B.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C. 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D.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详细信息
84. 难度:简单

2013年,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 经济市场化    B. 经济集团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经济全球化

 

详细信息
85. 难度:中等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有                        

①科技的进步  ②跨国公司的推动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   ④世贸组织的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6. 难度:简单

发展中国家组装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作为个案,它可以说明全球化时代(  )

A. 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B. 发展中国家并未收益

C. 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D. 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

 

详细信息
87. 难度:中等

1995年,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成立,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详细信息
88. 难度:简单

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布署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

A. 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B. 冷战已经结束

C. 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D. 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详细信息
89.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90. 难度:中等

“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 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 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详细信息
91. 难度:简单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发动的战争是(  )

A. 越南战争    B. 海湾战争    C. 伊拉克战争    D. 科索沃战争

 

详细信息
92. 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如下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 恐怖主义    B. 大国霸权主义

C. 民族矛盾    D. 宗教矛盾

 

详细信息
93. 难度:简单

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 全球化迅速发展    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D.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94. 难度:简单

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中写道: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 )

A. 区域集团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明多元化    D. 技术信息化

 

详细信息
95. 难度:中等

有人评论冷战时期的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可见,他认为联合国

A.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 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C. 推进了世界的多极化    D. 促进了美苏两国的联合

 

详细信息
96. 难度:简单

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中,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是

A.

B.

C.

D.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