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B.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C. 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 D. 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 数字”
|
2. 难度:中等 | |
文化的产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下列内容中,代表东方文化成就的有 ①《荷马史诗》 ②《俄底浦斯王》 ③《天方夜谭》 ④麦加大清真寺 ⑤巴黎圣母院 A. 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一篇史学著作中写道:“截至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去世。启蒙运动开始飞速发展,其影响持续数十年仍旧强劲不减。”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受启蒙运动影响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明治维新
|
4. 难度:中等 | |
1917年4月,列宁从芬兰乘火车到圣彼得格勒。对当时俄国的形势说法正确的是 A. 沙皇专制统治引起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B. 执政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奉行沙皇政府的政策 C. 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D. 俄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5. 难度:简单 | |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被收回前,控制这两条运河的国家分别是 A. 美国法国 B. 英国美国 C. 法国英国 D. 俄国法国
|
6. 难度:简单 | |
下侧为美国1997年和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示意图。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加强 B.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 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7. 难度:困难 | |
下列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
8. 难度:困难 | |
下列最能体现大国强权色彩而又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国际会议是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慕尼黑会议 ⑤雅尔塔会议 A. ①②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 罗曼·罗兰——《等待戈多》 B. 毕加索——《记忆的永恒》 C. 德莱赛——《美国的悲剧》 D. 海明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10. 难度:困难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化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11. 难度:简单 | |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文献或文件 (1)__________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后来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2)___________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3)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12. 难度:简单 | |
分别列举二战中和冷战时期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1)二战中: 、 (2)冷战中: 、
|
13. 难度:中等 | |
请列举与下列名人名言相对应的人物 (1)“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_____________ (2)“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____________ (3)“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汉谟拉比法典》是尼罗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它用楔形文字镌刻在石柱上。 改正: (2)玻利瓦尔解放了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改正: (3)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改正: (4)1947年英国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改正: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1990年3月,修改宪法,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号召下,无政府状态在全面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抬头。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住了严峻的考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改革的结果怎样?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除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旁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1750美元付给日本零件制造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1)关于“世界历史”何时开始的问题,材料一、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国相继建立了哪些国际和地区性经济组织?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机遇?
|
17. 难度:困难 | |
构建稳定的世界格局,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为此九年级某班开展了主题为“20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约定下的和平】 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斯大林说的“战后和平制度”主要是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的? 【对峙下的和平】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请列出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 【单极下的和平】 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犹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4)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