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隋文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
2. 难度:简单 |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可以选取下列哪些文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3. 难度:简单 | |
学习隋唐历史后,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4. 难度:简单 | |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不以从军为荣与北宋哪一项措施有直接关系 A. 分割宰相职权 B. 重文轻武 C. 在地方设置通判 D. 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
6. 难度:简单 | |
南宋时,有位商人到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活动,他不可能经历的是 A. 赶早市购买外国商品 B. 午餐吃了玉米和甘薯 C. 在瓦子里看鼠鞠表演 D. 晚上观赏元宵节烟花
|
7. 难度:简单 | |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含冤受苦。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郑光祖 D. 白朴
|
8. 难度:简单 | |
宋词、元曲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 统治者的提倡 B.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和壮大 C. 科举制的推动 D. 宋元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历史人物从小经历了许多磨难,他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各部统一起来,才能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②创制蒙古文字 ③被尊称为成吉思汗④“行汉法”“行仁政”,改国号为元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0. 难度:简单 | |
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宋元骚站都比较发达 B.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中断 C.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商船定期往来 D. 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明太祖为强化皇权而采取的措施的是 A. 设立军机处 B. 设立锦衣卫 C. 废除宰相制度 D. 设立“三司”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相关著作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司马光一一《三国演义》 B. 李时珍一一《本草纲目》 C. 罗贯中一一《资治通鉴》 D. 王祯一一《农政全书》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与明朝灭亡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土地兼并严重 B. 政治日益腐败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 大规模农民起义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A.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 B.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 形成了一些商业资本雄厚的商帮 D.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
15. 难度:简单 | |
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保卫祖国疆土,清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重创沙俄侵略者。雅克萨之战的组织者是 A. 康熙帝 B. 顺治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
16.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表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A” ;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C” (1)三位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经济。 (2)唐太宗和武则天都发展了科举制度。 (3)唐太宗重用的贤才有房玄龄、杜如晦等。 (4)三位统治者在位期间,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5)三位统治者都采取了有效治国措施使社会得到发展。
|
17. 难度:简单 | |
(1)观察下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 A 处写出图例的含义。 (2)依图指出唐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
|
18.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郑和船队出发地点:刘家港 B.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地区:红海沿岸
|
19.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充满了文化宽容精神,……表现出对外来文明异乎寻常的热烈欢迎。唐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当时奉行立足于我、夷为我用的文化开放政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为唐文化提供了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一一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一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文化繁荣昌盛的原因,列举唐朝吸收外来文化的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什么对外政策?据材料概括指出该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 (3)综上,你得出什么启示?
|
20.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根基。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一一陆游《胃南文集》 材料三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一一摘编自《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生产领域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经济重心变化的原因?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可以从这些原因中得到什么启示?
|
21. 难度:简单 |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政治制度创新:隋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被称为什么? (2)生产工具创新: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举一例即可。 (3)科学文化创新:我国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举一例这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
22. 难度:简单 |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外来侵略和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传统。回答下列问题: (l)明朝时期,中国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率军英勇抗倭。例举著名战役并简要评价戚继光。 (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什么?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什么省? (3)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