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题文)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 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 B. 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 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 D. 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
2. 难度:简单 | |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属于( ) A.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地主阶级政党 C. 革命团体 D. 公益团体
|
3. 难度:中等 | |
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的核心是( ) A. 三民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
4. 难度:简单 | |
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
5. 难度:简单 | |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
6. 难度:简单 | |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实现了革命目标 B.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7. 难度:简单 | |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8. 难度:简单 | |
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C.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D.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
|
9. 难度:简单 | |
下面是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 ) A. 国民党在国会中占据明显优势 B. 国民党完全主导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 C. 旧官僚、立宪派入选国会,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D. 宋教仁议会斗争、政党政治的目标实现了
|
10. 难度:简单 | |
1913年,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遇刺身亡。下列挽联中悼念宋教仁的是( ) A.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B. “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 C.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D.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
11.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 A. 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 B.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C. 改总统任期制为皇帝终身制 D.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无限扩大总统权限
|
12. 难度:中等 | |
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 A. 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B. 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C. 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D. 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
13. 难度:简单 | |
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的原因有( ) ①袁世凯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 ②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 ④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记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2)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
|
15. 难度:中等 | |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成语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武昌起义后,各地为何纷纷响应? 方式二:史料学史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2)根据史料指出,孙中山说此话的背景是什么?从此话中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具有哪一历史意义? 方式三:标语学史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4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3)材料中的两个口号有何共同点?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
16. 难度:困难 | |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