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53年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新中国的政治地位是 A. 最高临时权力机构和统一战线 B.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管理机构 C. 组织主管外交事务 D. 最高行政机构
|
2. 难度:中等 |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成立 A.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标志着全国完成了统一 D. 改变了联合国安理会力量结构
|
3. 难度:简单 | |
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是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
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农民分得土地,法律依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
5.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在 A. 新解放区进行 B. 全国农村地区进行 C. 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进行 D. 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进行
|
6.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一系列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7. 难度:中等 | |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 A. 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B. 它是我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 C. 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 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
8. 难度:中等 | |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它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 三大改造完成 B. 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
9. 难度:中等 | |
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标超额完成,最主要原因是 A.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B. 国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
10. 难度:简单 | |
他说:“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兰考!”他是 A. 焦裕禄 B. 雷锋 C. 王进喜 D. 孔繁森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是在文化领域发动的一次革命 B. “十年文革”从路线到纲领都是错误的 C. “九一三”事件后,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 D. 周恩来总理被迫害致死,是“文革”最大的冤案
|
12. 难度:中等 | |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 发现大庆油田 B. 生产第一批飞机 C. 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 成功发射第一颗探月卫星
|
13. 难度:中等 | |
1978年,思想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指 A. 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B.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C. 纠正了“文革”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照片拍摄于 A. 1976年 B. 1977年 C. 1978年 D. 1979年
|
15. 难度:简单 | |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难度:中等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土地经营权和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社
|
17. 难度:简单 | |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其时间和重点是 A. 1984年,私有企业改革 B. 1984年,中小型企业改革 C. 1985年,大中型企业改革 D. 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
|
18. 难度:中等 | |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粮票的取消以及后来股票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 经济改革由农村转入城市 B. 国家形态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C.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 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
19. 难度:中等 | |
将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 十三大和十六大 B. 十四大和十七大 C. 十六大和十九大 D. 十五大和十八大
|
20. 难度:中等 | |
1987年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13-19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会议内容的共同点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创新 D.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木路线
|
21.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这里的“新时代”不包括 A. 国家富强,民族独立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性成果显著 D. 己经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2. 难度:中等 | |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年 C.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00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
|
23. 难度:中等 | |
2017年9月20日,深圳市第九批援疆支教队在市民中心举行了启程仪式,17名教师将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支教工作,深圳抽调大批优秀教师支援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民族团结 B. 维护祖国统一 C.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
|
24. 难度:中等 | |
2018年5月24日,布基纳法索宣布与台湾“断交”,这是2016年以来第4个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的“友邦”,以上史实说明了 A. 台湾地区经济逐年下滑 B.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C. 祖国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D. 一个中国的原则深入世界各国人民人心
|
25. 难度:简单 | |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这些原则是指 A. 独立自主原则 B. 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C. 互惠互利原则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6. 难度:中等 | |
“双百方针”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以下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C. 它是科学文化工作中一项长期性的指导方针 D. 1956年,毛泽东首先提出了“双百”方针
|
27.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 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单 C. 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D. 有效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
|
28. 难度:中等 | |
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改革开放前 C. 20世纪末 D. 21世纪初
|
29. 难度:简单 | |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跟改革开放前相比,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A. 公交车 B. 火车 C. 飞机 D. 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
30. 难度:中等 | |
历史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和亲戚家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要获得第一手资料,主要运用 A. 调查访问法 B. 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C. 召开学术交流会 D. 阅读网络资料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龙华区发展简史,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龙华区。下辖六个街道。以其中的龙华街道为例,1949年以来的发展简况如下:1958年3月,上级将宝安县观澜区一分为二,分置龙华乡、观澜乡。同年10月,龙华乡与观澜乡合并成立“红色人民公社”,后改名观澜人民公社(观澜人民公社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今龙华区)。1961年7月,龙华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1983年7月,龙华人民公社改为龙华区。此前,龙华一直以农业为主。至今保存的“牛地铺”、“牛栏前”等地名,是那时农业经济发展的写照。1986年10月,龙华区改为龙华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镇先后建立了多个工业区,并形成了“工业路”。1988年,台资企业富士康集团在龙华投资设厂。在此前后,一批中小企业在龙华迅速发展。龙华在由乡村走向城市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请回答: 问题一:1958年3月到7月,龙华、观澜2乡,变成了“红色人民公社”,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建设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问题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建立多个工业区,井引进富士康等企业,得益于科么政策?中国实行这一政策,是从何时开始的? 问题三:龙华区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一部分。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历史作用?
|
32. 难度:简单 | |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梦的内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照片 材料二于右任,陕西三原人,1949年受挟持去台湾;1964年病逝于台湾。临终遗言说:“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三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1992年,两岸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的“九二共识”,2008年11月,两岸同时举行了直接“三通”的启动仪式。 材料四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方面,与广大汉族聚集区相比,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了什么不同的制度? 问题二:于右任1949年去台湾后,至死未能实现再“见故乡”的愿望,阅读材料二,结合当时政治环境,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内容是什么?“三通”是什么意思? 问题三:阅读材料四思考,促使“紫荆”和“白莲”接踵盛开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历史问题的解决,有何作用?
|
33. 难度:中等 | |
现在,中美关系影响到世界大局。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研究中美关系发展历史: 材料一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时期……④赞赏阶段……⑥敌对时期…… ——摘编自伊罗生《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1960年11月4日)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秋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邓小平曾九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该刊评为年1978年度风云人物。 1979年,邓小平访美。这是新中国第一位正式访问美国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出访前夕,1979年1月1日,《时代》以邓小平肖像作为封面,英文说明是“邓小平,新中国访问者”,内文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所说的第六阶段“敌对时期”,从1949年开始,结束于1972年。这一时期,中美之间直接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年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中国当时进行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最终,中国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分析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二:材料三中,尼克松代表美国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是什么?请列举1960年之前新中国开展的一项外交史实予以反驳。 问题三: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你持怎样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问题四:阅读材料五,结合当时中国的情况分析,《时代》周刊认为邓小平代表着中国新时代形象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