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迫(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鸦片泛滥成灾    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撅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 领土主权

B. 贸易主权

C. 司法主权

D. 关税主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内容相匹配的一项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B.《马关条约》——赔款2100万元

C.《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      

D.《辛丑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  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侵略与屈辱    B. 救亡与探索    C. 反抗与斗争    D.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 中俄《瑷珲条约》 的影响

C. 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 《辛丑条约》的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 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

A. 赔款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割地    D. 允许开设工厂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据史载:有一次清军经过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某个地方时只好换上警察的服装。与这一“更衣”事件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暖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图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在推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从技术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B. 从政治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C. 从革命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D. 从思想文化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欲为亡国之主。”这句话来自( )

A. 李鸿章的奏折    B. 光绪皇帝的上谕    C. 林则徐的文稿    D. 陈独秀的文章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 训练新式陆海军

C. 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    D.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 为(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南昌起义    D. 西安事变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

A.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推翻君主制度

C.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报刊一度被视为宣传政治主张的工具,下列报刊宣传的救国主张出现在同一时期的是( )

①《万国公报》②《时务报》③《新青年》④《国闻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清史纪事本末》:“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 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哪一个不属于 材料中的“志士”的代表(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邓世昌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为表 格的①和②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A. ①工业革命②曾国藩    B. ①辛亥革命②梁启超

C. ①五四运动②陈独秀    D.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康有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财政收人结构(单位:万两)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税、工商税收入变化的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人发生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说:“中国长江外海生意,全被洋人轮船夹板占尽,近年华商殷实狡黯者,多附洋商名 下,如旗昌、金利源等行,华人股份居其大半。闻本利不肯结算,暗受洋人盘折之亏,官司不能过 问。若正名定分,立有华商轮船公局,暂准照新关章程完税免厘,略予便宜。”

(1)在材料中,李鸿章陈述了中国近代的什么经济现象?他的建议是什么?

(2)李鸿章的主张在其洋务实践中有何具体表现?他的这一行为有何意义?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 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材料二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 1895年以后的政治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结 果,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 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材料一表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上有何侧重点?有什么具体表现?

(2)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近代中国人在学习西方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近代报载:“辛亥革命是无数头颅所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 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减少,有些完全消灭了。在南京开创了一 种新时代的风气。”

材料二孙中山说:“建设者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 力,共谋农业之发展。”“我中华之弱,由于民贫,余观列强致富之源,在于实业,今共和初成,兴实 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最重要)之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民生思想? (回答1点即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