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2. 难度:简单 | |
学者徐中约曾写到:“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
3.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
4. 难度:简单 | |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
5. 难度:中等 | |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6. 难度:简单 | |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
7. 难度:中等 | |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在1862年创办了() A.京师同文馆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北洋海军
|
8. 难度:简单 | |
“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9.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 为(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
|
10. 难度:困难 |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 A.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推翻君主制度 C.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
11. 难度:困难 | |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
12. 难度:简单 | |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师夷长技、自强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13. 难度:简单 | |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 民主思想 B. 政治制度 C. 军事技术 D. 风俗习惯
|
14. 难度:简单 | |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5. 难度:中等 | |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A. 《 南京条约 》 B. 《 辛丑条约) C. 《 马关条约 》 D. 《北京条约》
|
16.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由材料三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