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准备利用国庆长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陕西省 B. 北京市 C. 云南省 D. 浙江省
|
2. 难度:简单 | |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下图表明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得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 传说、遗址 B. 化石、遗址 C. 遗物、记载 D. 传说、记载
|
3. 难度:简单 | |
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学会建造房屋 B. 掘井饮水方便 C. 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 自然环境的变化
|
4. 难度:简单 | |
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 )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
5. 难度:简单 | |
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汉口 D. 浙江河姆渡
|
6. 难度:中等 | |
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 半坡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
7. 难度:简单 |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
8. 难度:简单 | |
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的生活。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
9. 难度:简单 | |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彩陶 B. 黑陶 C. 白陶 D. 红陶
|
10. 难度:中等 | |
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①黄帝部落 ②炎帝部落 ③蚩尤部落 ④夏部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11. 难度:中等 | |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
12.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根据材料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
13.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人物?“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材料二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材料三 传说舜年老时,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三,他为何被推选为部落首领的后继人? (4)结合材料,说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什么意思?这种推举首领的制度叫什么?“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