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A. 南京 B. 上海 C. 虎门 D. 北京
|
2. 难度:简单 | |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3. 难度:中等 | |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A. 思想观念解放 B. 大众报业发展 C. 铁路交通发达 D. 轮船航运繁荣
|
4. 难度:中等 | |
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 A. 葡萄牙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 B. C. D.
|
6. 难度:简单 | |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
7.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8. 难度:困难 | |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 ⑥①④⑤③ B. ⑥②①④③⑤ C. ⑥①④③⑤ D. ⑥②①④⑤③
|
9.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推翻满清 D.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
10. 难度:中等 | |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宪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
11. 难度:中等 |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救亡图存
|
12.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
13. 难度:中等 | |
以下各项中,属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的是 A. 领导阶级 B. 革命任务 C. 指导思想 D. 革命主力
|
14. 难度:中等 | |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区别是 A. 革命任务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对象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
15. 难度:简单 | |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
16.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17.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成,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
19. 难度:简单 | |
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 A. 修建京张铁路 B. 创办大生纱厂 C. 研制工业纯碱 D. 编写《海国图志》
|
20. 难度:简单 | |
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 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 甲午战争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 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2)哪些人是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五四运动中哪一阶层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3)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不得照抄材料) (4)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
2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起! ——《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在北京西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1937年7月7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1)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 (2)列举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役各一例。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促使抗日战争器利的因素有那些?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5日的《时报》对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过这样的描述: 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辩子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 材料二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唯任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2)材料二中对我国地方出现铁路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铁路运输的优点有哪些? (3)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铁路事业发展前景可观,出现了高铁、地铁,请你谈谈铁路给我们出行带来怎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