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香港回归
|
2. 难度:简单 | |
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1950开始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②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③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④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题文)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
4. 难度:中等 |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
5. 难度:简单 | |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D.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6. 难度:简单 | |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
7.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8. 难度:中等 | |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9.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是 A. “解放牌”汽车 B. 第一颗原子弹 C. 银河计算机 D. 籼型杂交水稻
|
10. 难度:简单 | |
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确定为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
11. 难度:简单 |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首先是在哪里吹响的 A. 农村 B. 城市 C. 学校 D. 国有企业
|
12. 难度:简单 | |
(题文)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邓小平理论
|
13. 难度:简单 | |
最早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地区是 A. 台湾 B. 香港 C. 澳门 D. 西藏
|
14. 难度:简单 | |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 A.不放弃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
15. 难度:中等 | |
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受邀出席“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洪秀柱致辞时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文化以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 A. 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 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C. 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D.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
16. 难度:中等 | |
2017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说明( ) A.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
17. 难度:中等 | |
(题文)“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 开国大典 B. “求同存异”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万隆会议
|
18. 难度:简单 | |
(题文)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
19.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0. 难度:简单 | |
“跳槽”一词因其新鲜、生动、俏皮,很快挤占了“换工作”“换单位”之类用语的位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更将其收编门下。其主要原因是 A. 就业制度的变迁 B. 养老保险试点 C. 医疗制度的改革 D. 信息技术的发展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材料三 “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的?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结合历史知识,说说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是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的?
|
22. 难度:中等 |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2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一这一时期取得很多成就,请列举出工业和交通方面成就各一例。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4)针对材料二制定后,党中央发动的运动你有什么启示?
|
24. 难度:简单 | |
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2)“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3)述部队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举两例)。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4)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5)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