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 宋朝
|
2. 难度:中等 | |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 有可能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
3. 难度:简单 | |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
4. 难度:简单 |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
5. 难度:中等 |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严格考查官吏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用人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从7年级一名同学的笔记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你帮他把笔记内容补充完整 A. 社会风气开放 B. 社会经济繁荣 C. 文化昌盛 D. 科举制完善
|
8. 难度:简单 |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A.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9. 难度:中等 | |
遗迹遗址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 秦兵马俑遗址 B. 拉萨大昭寺会盟碑 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
10. 难度:简单 | |
从唐末五代,经宋元至清朝,先后诞生了六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后金和清。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辽阔疆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有 ①女真族 ②满洲 ③党项族 ④蒙古族 ⑤契丹族 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⑤
|
11. 难度:简单 |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应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
12. 难度:简单 | |
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宋词的代表人物苏轼与辛弃疾的共同之处是 A. 都生活于南宋 B. 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 C. 善于运用口语,格外清新自然 D. 都胸怀收复失地之志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政权中,曾定都或迁都到今北京地区的有 ①金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 皇帝的扶持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D. 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
15. 难度:中等 | |
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瓦子”里有人在说书 ③有志青年习武抗击辽军 ④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16. 难度:简单 | |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 金文 B. 甲骨文 C. 楷书 D. 小篆
|
17. 难度:中等 |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 A. 鲜卑族 B. 氐族 C. 羯族 D. 羌族
|
18. 难度:简单 | |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重视 B. 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C. 军事上的需要 D. 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
19. 难度:中等 | |
《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 天文学著作 B. 医学著作 C. 数学著作 D. 农学著作
|
20. 难度:简单 | |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 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 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
21. 难度:简单 |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
22. 难度:困难 | |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B.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 顺应了历生发展趋势 D. 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
23. 难度:简单 | |
历史上称为“南朝”的四个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 宋齐梁陈 B. 陈齐宋梁 C. 梁陈宋齐 D. 陈梁齐宋
|
24.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如图的漫画思考,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 经济基础薄弱 B. 对内强化君主专制 C. 对外闭关锁国 D. 频遭列强入侵
|
25. 难度:简单 | |
后人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尊孔崇儒,这体现了宋朝统治者( ) A. 重文轻武 B. 改革科举制度 C. 削弱相权 D. 实行“推恩令”
|
26. 难度:简单 |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形象地说明了宋代的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
27. 难度:中等 | |
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下列原因中不属于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的是( ) A.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 不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C. 起义军纵横10余省 D.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28.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A. 孝文帝改革 B. 昭君出塞 C. 商鞅变法 D. 汉通西域
|
29. 难度:中等 | |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的科研成果收录于( ) A. 《兰亭序集》 B. 《缀术》 C. 《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
30. 难度:中等 | |
感受下列古代艺术作品,具有 “书圣”风格的作品是( ) A. B. C. D.
|
31. 难度:简单 | |
历史,总在变革中迸发前进的力量。人类,总在梦想里张扬时代的辉煌。善于学习、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4世纪后期,中国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皇帝把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他要求鲜卑官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1)①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各写出一点即可)?②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①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②结合所学知识,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我国古代这两次改革对我们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
32. 难度:简单 |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架,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材料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武帝纪》 材料四:“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至少两点)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进入了怎样的局面?
|
33. 难度:中等 | |
学以致用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请说出丝绸之路的出发地,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